您现在的位置:乐知生活在线 生活快报
分享

近日,我国文化和旅游部正式发布《关于公布第二批文化和旅游部技术创新中心建设名单的通知》,标志着第二批共计11个文化和旅游部技术创新中心(以下简称“中心”)的筹建工作正式拉开帷幕。此举旨在进一步增强科技创新对文化和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支撑和引领作用。业界专家普遍认为,随着消费者需求的持续升级,科技创新正不断加速与文旅产业的深度融合。未来,我们需要进一步拓宽技术创新在文旅领域的应用渠道和机制,以推动相关产业的升级与发展。

据消息,这批建设的11个中心主要针对包括演艺设备、人工智能、智慧旅游、娱乐体验、动漫游戏、艺术设计、低空文化旅游和冰雪旅游在内的8个具有明显特色且实用性强的应用场景。

文化和旅游部相关负责人表示,中心定位于促进研究成果工程化、产业化,主要任务是落实文化和旅游行业科技创新重大战略任务,为行业发展提供源头技术供给,通过促进产学研用协同,破解文化和旅游重点领域技术难题,发挥“长板”优势,解决从科技到应用“最后一公里”的瓶颈问题。

从此前的第一批中心发展情况来看,技术创新在文旅产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在曾经无人问津的老旧工业厂房里,一只数米高的机械仿生巨熊站在中庭,时不时晃动头部喷出烟雾,甚至面部还可以做出表情,吸引大量游客到访。

“大连的冰山集团旧厂房在设备搬迁后,改造成为综合性智慧产业园区,但当时客流较少。我们基于自身长期钻研的大型仿生演艺装备技术,为园区量身打造了以北极熊为原型的机械巨兽‘熊北北’,并以此为核心将园区打造为创新型文商旅综合体。在‘熊洞街’IP的带动下,每年吸引游客超过150万人次。”大型仿生演艺装备文化和旅游部技术创新中心主任、大连博涛文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肖迪告诉记者。

同样位列第一批中心名单,游客行为监测与决策服务文化和旅游部技术创新中心的实践也凸显了大数据和人工智能融合技术在文旅领域的应用价值。

凭借中国联通在长期深耕大数据和通信技术领域的丰富经验与深厚技术积淀,我们致力于为景区提供精准的游客行为数据分析与智能辅助决策服务。这一服务能够帮助景区及文旅管理单位直观地洞察数据背后的趋势,实现对游客流量的高效监测与预测。以黄山景区为例,我们通过整合大数据技术与人工智能算法,成功实现了对景区内各景点拥堵情况的提前一小时预测,预测准确率高达95%以上。这一成果为景区管理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显著提升了游客的游览体验。 对此,游客行为监测与决策服务文化和旅游部技术创新中心副主任葛灏表示:“我们通过先进的技术手段,为景区管理提供了有效的数据支持,助力景区实现智慧化、精细化管理,为游客提供更加优质的旅游服务。”

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管理系副主任兼副研究员杨剑飞指出,科技创新对文化旅游产业带来全面性的促进作用,有效推动文旅市场的持续繁荣与活力。

发布时间:2025-08-02 08:25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 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或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工作人员联系(18731251601),我们将第一时间与您协商。谢谢支持!

相关阅读
关键词:
最新文章
热点内容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