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乐知生活在线 生活快报
分享

9月1日,全国科普月活动正式拉开序幕之际,甘肃科技馆一楼大厅内,掌声和惊呼声接连不断,一场专为青少年设计的“开学第一课”活动正热烈进行中。

空军大校焦国力、著名清华大学教授董景新、兰州万里航空机电有限责任公司的副总工程师吴朝选,以及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510所的科技委秘书长雷占许,这四位在科技领域享有盛誉的“科技大咖”齐聚一堂,共同为广大学生带来了一场关于航空航天的知识盛宴。现场,百余名学生有幸亲临现场,聆听他们的精彩讲解,感受航空航天的无限魅力。同时,还有62.3万网友通过网络平台同步参与这场科普活动,一起踏上这场探索星辰大海的奇妙之旅,共同感受这场别开生面的科普盛宴。

活动伊始,几名佩戴红领巾的少先队员为焦国力、董景新、吴朝选、雷占许四位专家系上鲜艳的红领巾,向深耕科技领域的工作者致以敬意。

“大家知道吗?歼-10战斗机空中加油实现厘米级精准对接,这一个看似简单的对接过程,需要克服气流扰动、速度差等挑战!”首位开讲的焦国力大校,一开口就用硬核案例抓住了全场注意力。他以《我国军用飞机的秘密》为题,结合动态图片与通俗讲解,将气流扰动、速度差等复杂技术难题,转化成“就像开车时精准对接加油枪”的生动比喻。讲到激动处,他还举起手模拟飞机姿态,“这么小的误差,背后是无数科研人员的日夜攻关,这就是中国航空的硬实力!”台下学生们瞪大眼睛,不时拿起笔记录,还有人举手追问“飞机能飞多高”“飞行员要具备哪些能力”,互动氛围瞬间拉满。

紧接着,清华大学董景新教授带来的《天上的指路神杖——北斗系统如何导航定位》,更是让孩子们直呼长知识。“大家手机里的导航、快递小哥的路线规划,都离不开卫星导航系统。”董教授拿出简易示意图,对比我国北斗与美国GPS、俄罗斯格洛纳斯、欧洲伽利略的差异,重点解析北斗独有的短报文通信、多频点抗干扰等核心技术优势,“哪怕在没有手机信号的深山里,北斗也能让你发出求救信息,这就是咱们中国技术的贴心之处!”当讲到北斗在救灾减灾、智慧城市中的应用时,一名学生兴奋地举手:“我老家去年发洪水,就是靠北斗定位转移群众的!”董教授笑着点点头,勉励孩子们“保持好奇心,未来你们也能为科技发展添砖加瓦”。

讲座结束后,吴朝选和雷占许两位专家带领孩子们参观“星海征途・大国重器”中国航空航天科技主题展。在1:1比例模拟的“天宫二号”实验舱、歼-20隐形战斗机、“剑齿虎”装甲车、“功臣号”坦克、S26T常规动力潜艇、“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等展项前,专家们结合这些大国重器模型进行讲解,孩子们通过触摸嫦娥五号等比例模型、体验航天员工作场景,感受到大国重器的硬核实力与我国国防科技的发展势头。一名学生激动地说:“原来教科书上的科技成就就在我们眼前!”

“原来‘功臣号’坦克这么大!”“长征火箭能把卫星送多高呀?”参观过程中,孩子们的问题一个接一个,专家们耐心解答,还不时抛出小问题引导思考。一名戴眼镜的男生,在S26T常规动力潜艇模型前驻足许久,认真记录专家讲解的每一个细节,他说:“以前只在课本上见过这些国之重器,今天能近距离观察,还能听专家讲解,我更想当一名科学家了!”

据最新消息,本次举办的“开学第一课”活动,作为甘肃科技馆“星海征途·大国重器”主题展览的配套项目,以“专家讲座+沉浸式观展”的创新互动模式,成功地将青少年的科技学习体验从单纯的“听”转变为“懂”和“触”。这一创新的尝试不仅丰富了青少年对科技的理解,更是让他们在互动中感受到了科技的魅力。此外,线上直播的开展更是突破了地理空间的限制,吸引了超过62.3万人次的热烈关注。许多网友在观看后纷纷留言表示:“这样的开学礼太有意义了!”“希望今后能举办更多类似的活动,让孩子们更加热爱科学。”

甘肃科技馆馆长赵金惠指出,在开学之初引入前沿科技教育,旨在孩子们心中播撒科学的种子。她强调,这堂“开学第一课”不仅承载着科普知识的传授,更肩负着培养孩子们爱国情感的使命。

发布时间:2025-09-09 06:23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 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或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工作人员联系(18731251601),我们将第一时间与您协商。谢谢支持!

相关阅读
关键词:
最新文章
热点内容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