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乐知生活在线 兰州
分享

踏入金川区圆通速递的智慧创业园区,环形的分拣系统正高效运作,快递包裹被准确送入各自的存放槽位。

狄金梅经理自豪地表示,昔日人工分拣的效率每小时仅5000件,而今借助自动化设备,分拣能力已提升至1.4万件,日均处理量稳定在5万至6万件之间。

这座于2023年正式投入使用的现代化园区,凭借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完善的配套设施,已成功吸引了7家知名快递企业和13家大型物流公司入驻,共同开展“统仓共配”业务模式。进入2024年,该园区累计完成的全区快递业务量达到了惊人的3648万件,物流及农产品吞吐量更是高达4.6万余吨。如今,一个集电商转运、快递分拨、物流集散等功能于一体的区级智慧枢纽在此强势崛起,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园区信息中心的数控屏幕,如同整张物流网络的“智慧大脑”。工作人员轻点鼠标,无人配送车的实时轨迹、驿站流量数据、各村级服务站的画面尽收眼底。

而穿梭于金昌城区车流中的无人快递车,则是这智慧网络的“末梢神经”。两台无人驾驶车每日往返驿站4趟,最高时速40公里,满电续航130公里。

“相当于增加了6名配送员运力。”园区负责人说,驿站揽收时效提升50%,单站日均节省运输成本200元。

智慧物流的触角更向广袤乡村纵深延展。在永昌县水源镇,驾驶员郭菊香驾驶着预约响应的“微公交”,载着几名学生,同时捎上20件快递稳稳出发。“返程还能捎回老乡要寄出的土特产。”她介绍道。

这种“一车多能、客货兼顾”的模式,日配送快递约120件,载客15人左右,将包裹进城入村时效压缩至半天,配送成本整体下降。

金川区则让城乡公交化身“流动的快递车”。车厢底部巧妙设计专用“货仓”,可装载快递300件,司机兼职“快递员”,GPS全程追踪。301、302两条获评甘肃省农村客货邮融合示范线的公交线路,每日准时往返,载客又带货。

“集约化运输使单件快递成本下降40%,配送时效提升60%。”金川区客货邮邮件运输负责人焦润喜介绍。

村级站点分拣员黄发金对此感触尤深:过去不同公司分多次送货,让患有强直性脊柱炎的他负担沉重。“现在好多了,快递每天下午随公交固定送来一次,只需忙一趟。”他说。

数据显示,“公交带货”使村级站点日均工作时长缩短4小时,分拣错误率大大降低。随着金川区宁远堡镇、双湾镇更多线路开通,“区级分拨中心—乡镇中转站—村级服务点”的三级物流网络越织越密。

物流的提速,为乡村产业插上了腾飞的翅膀。金川区创新“电商+店商+快递”融合模式,为“双湾西瓜”“山湾跑羊”等特色农产品开辟绿色专线。

“去年辣椒丰收季,圆通快递助农销售双湾辣椒2.3万余单,交易额近30万元。发货量从过去每天200至300单猛增到1000多甚至2000单。”金川区双湾镇古城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闫仁臣兴奋地介绍。

物流链路的双向贯通,疏通了农产品出村进城和消费品下乡的双重梗阻,拓宽了农民增收的路径。

在永昌县,“一点多能、一网多用”的服务网络覆盖全域,建成1个县级分拣中心、10个乡镇综合服务站和112个配备统一标识、货架和管理系统的村级服务点。

位于永昌县的邮政寄递物流共配中心内,一条智能高效的全自动分拣线正在全速运转,快速处理着来自9家不同快递企业的包裹。李艳芳经理,中国邮政永昌县分公司的揽投部负责人,兴奋地介绍道:“得益于统仓共配的运作模式,乡镇的快件分拣效率得到了显著提升,日均处理量已突破1.3万件。这种模式不仅优化了物流流程,还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她进一步补充道,“交邮融合的实施,不仅畅通了物流渠道,还降低了运营成本,显著提升了服务质量,为用户带来了更加便捷、高效的快递服务体验。”

随着快递包裹搭乘公交车抵达乡村,以及特色农产品依托智能物流平台走向全国各大餐桌,金昌在客货邮融合方面的创新举措,不仅有效促进了物流通道的畅通,而且极大地激发了农村自身发展的活力。

发布时间:2025-10-20 09:39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 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或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工作人员联系(18731251601),我们将第一时间与您协商。谢谢支持!

相关阅读
关键词:
最新文章
热点内容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