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生活在线 正文

智己汽车近日重磅推出“线控数字底盘”技术,该技术不仅将制动距离缩短了6%至8%,更为驾驶者带来了更安全的驾驶体验,能主动过滤掉许多潜在的危险操作。与此同时,小鹏汽车也发布了搭载了“AI智能预描”功能的AI底盘,它能够扫描车辆前方30米的路况,预判路面坑洼和障碍,并自动对减振器进行适应性调整,极大提升了行驶的舒适性。在“全域AI”技术的加持下,吉利旗下的硬派SUV银河战舰更是成为全球首款实现“全场景、全地形、全能量”主动切换的AI智能车型,引领着汽车行业的智能化潮流。

漫步于上海车展,人工智能的身影无处不在。随着智能驾驶舱重新定义了人与车的互动模式,集成辅助驾驶技术拓展了应用范围,大型模型推动产业链各环节的创新,一个以AI为核心驱动的“汽车智能体”概念,正逐渐在汽车行业的变革洪流中显现轮廓。

在携手阿里巴巴实现AI大语言模型领域的深度合作,并推出由我国宝马研发团队精心打造的“用车专家”和“出行伴侣”智能系统之后,宝马公司进一步拓展国内AI生态系统,正式宣布接入DeepSeek平台。

东风汽车展示了其打造的企业级太极大模型,借助AI造型助手、AI代码助手、AI仿真助手等多个智能体,新车研发周期缩短35%以上,协同成本降低30%,产品定义精准度提升50%以上。

继年初在CES消费电子展上发布了行业首个“智能汽车全域AI”技术体系,3月初发布基于AI“世界模型”打造的千里智驾之后,本届上海车展,吉利再度带来“全域AI”技术赋能安全体系的最新成果。

如今,吉利汽车集团已经将人工智能技术全面融入其智能汽车的各个关键领域,包括架构设计、动力系统、底盘工程、座舱体验以及辅助驾驶系统等,实现了智能汽车的全领域覆盖。此外,吉利还积极将AI技术渗透至产品研发、生产制造以及售后服务等整个价值链的各个环节,从而打造出全方位的AI智能驾驶体验。吉利汽车集团首席执行官淦家阅在阐述这一战略时强调,吉利对产业变革的趋势保持高度关注,并正致力于在企业内部构建一套能够适应颠覆性创新的体制机制。这一机制旨在增强企业将技术创新迅速转化为商业价值和提升用户体验的能力。

清华大学车辆与运载学院汽车发展研究中心的主任李显君强调,人工智能与电动化、智能化的深度融合将极大地推动汽车行业的颠覆性创新和变革。他建议,汽车企业应迅速行动,基于人工智能技术制定相应的战略规划。企业需要构建一个全新的组织架构,这一架构应包含创新的机制、高效的流程、先进的文化和多元化的人才队伍,以此加速企业的转型升级步伐。

责任编辑:admin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