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乐知生活在线 生活快报
分享

目前,我国充电设备的功率持续增强,一场“效率变革”正在无声中展开。伴随着各地加速推进超快充设施的建设,新能源车辆的用户对于续航里程的担忧是否即将成为过去?我们距离实现“充电如同加油般便捷”的目标,究竟还有多长的路要走?

位于北京市阜成门的京能集团“能+超充”充电站配备了2台功率达600千瓦的超快充桩及8台功率为250千瓦的快速充电桩,旨在为新能源汽车提供高效的大功率充电解决方案。

据介绍,目前采用800伏高压平台技术的新能源车型,使用600千瓦超充终端,大约8至10分钟即可将电量从20%充到80%。

当前,传统充电设施主要包括交流慢充和直流快充两类。交流慢充的功率在7千瓦左右,一般用于私人充电桩;直流快充的功率通常在40千瓦以上,用于公共充电桩。

超级充电桩等大功率充电设施则是指功率达到250千瓦以上的直流充电设施,主要应用于高速服务区、核心商圈等公共充电场所,满足大通行流量、高耗能场景下车辆快速补电需求。

国家能源局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底,我国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充电枪)总数已达到1610万个,其中公共充电设施409.6万个,私人充电设施1200.4万个。大功率充电设施数量相对较少,主要分布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城市群等地。

为了有序推进大功率充电设施的建设,今年7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等四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促进大功率充电设施科学规划建设的通知》。该通知明确提出,到2027年底,全国范围内大功率充电设施的数量力争超过10万台,同时,充电服务品质和技术应用也将实现迭代升级,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

当前,我国各地建设步伐加快,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积极响应,纷纷投入到基础设施建设中。深圳作为先行者,已全面启动“超充之城2.0”项目,截至目前,已建成并投入使用超充站1057座,这一数量已超过加油站的数量。与此同时,四川省也制定了宏伟计划,计划在今年内在公路服务区新建180个快充桩和20座超充站,以提升充电基础设施的覆盖范围。而京能集团在京地区已投用32座超充站,并预计在今年年底前,将新增并投运超过50座超充站,为新能源汽车的普及和绿色出行提供有力支持。

发布时间:2025-09-12 06:29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 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或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工作人员联系(18731251601),我们将第一时间与您协商。谢谢支持!

相关阅读
关键词:
最新文章
热点内容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