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乐知生活在线 生活快报
分享

最近,记者在桦川县一处稻田附近,有幸听到了桦川县玉成现代农机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赵德山对一台白色地头设备的介绍,该设备为全自动孢子捕捉分析仪。

在他眼中,农作物亦如人类般,会遭受“感冒”之苦。这些病症源于一种名为“孢子”的微小生物。这款分析仪具备捕捉孢子、分析病原体的功能,并且能够提供早期预警。

为了全面掌握这些数据,赵德山引领记者走出稻田,抵达一栋办公楼。在这栋楼内,一块巨型屏幕上实时展示了土地的最新状况。

在上面看到了土壤温度、湿度、pH值、含氮量等多项数据。获取这些数据依赖地里安装的各类传感器。“这就是科技的力量。”赵德山说。

8月27日,在佳木斯市富锦市万亩水稻公园,记者也看到了一块大屏。它集成了智能灌溉、秸秆焚烧监测、作物分析、黑土地保护等各类农业数据。

富锦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副主任张羽介绍,他们2015年开始大范围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2021年又对相关系统、设备进行升级。根据传感器等设备的安装情况,部分功能实现了全市覆盖,比如测土配方。部分功能实现了区域性覆盖,比如虫害自动化识别。

张羽着重介绍了虫害自动化识别。他们搭建的相关系统,已经实现“虫脸识别”。“一个虫子是二化螟,还是稻螟蛉,(系统)可以实时监控。”虫子数量达到一定标准,农业专家会分析并给出管理意见,最大程度实现精准防控。

张羽还介绍了他们引入的遥感功能。该功能一方面用来识别作物种植面积,另一方面为各类补贴精准发放提供数据支撑。

“现在全市哪个村大豆、玉米、水稻(种植)面积是多少、哪块地是什么作物,一目了然。不仅今年能查,5年之后,我还能查到这块地(种的)是啥,保障国家补贴资金合理有效(发放)。”他说。

除了大屏,富锦还有“小屏”——农业部门开发的一款手机App。用张羽的话说,“要打通农业信息到农户的‘最后一公里’”。

在浏览该应用程序的界面时,可以发现它包含了农药登记查询、肥料登记查询以及属地病虫档案等板块,同时还会循环播放关于农作物病虫害的情报。据了解,自年初至今,该App的下载量已超过两万次。

在农闲时节,众人偏爱观看短视频。为此,富锦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顺应潮流,在快手上设立了官方频道,定期发布病虫害防治技巧、大豆播种要点等相关内容。目前,该频道吸引了近6000名关注者。

发布时间:2025-09-11 09:30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 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或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工作人员联系(18731251601),我们将第一时间与您协商。谢谢支持!

相关阅读
关键词:
最新文章
热点内容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