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生活在线 正文

近期,乘联分会公布了10月份的汽车市场销量数据,全国乘用车市场零售量达到了238.7万辆,较去年同期增长了6%;而在新能源车市场,零售量更是高达140万辆,同比增长了17%。在这一天,赛力斯在港股市场成功上市,小鹏汽车发布了Robotaxi项目,京东宣布“国民好车”正式下线,三件重大事件同日发生。值得关注的是,销量数据的上升与各大车企的动作形成了明显的共鸣,这仿佛是企业针对资本、技术、市场需求三大分化根源所采取的应对策略。这一现象也传递出一个信号,即汽车产业正在从单纯的“规模竞赛”阶段,向更加注重“价值突围”的新阶段转型。

11月5日,赛力斯正式在港股市场完成上市挂牌,这一壮举不仅刷新了年内全球汽车行业首次公开募股(IPO)的规模纪录。尽管在开盘阶段股价出现下跌,但公司市值仍高达超2200亿港元,这一数字充分展现了资本市场对其未来发展的坚定信心。赛力斯的上市之旅,本质上成为了新能源汽车企业应对资本市场分化挑战的一个典型范例。

从财务数据看,赛力斯虽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31.56%至53.12亿元,但三季度单季利润同比下滑1.74%,呈现“增收不增利”的行业通病。更深层的矛盾在于其对华为生态的高度依赖:2022至2024年,问界品牌销售收入占总营收比例从60.3%飙升至90.9%。招股书明确警示,若与华为合作生变或问界市场表现恶化,将直接冲击企业生存根基。

在“以旧换新”政策拉动车市持续升温的背景下,乘联分会数据显示,10月新能源汽车销量达140万辆,同比增长17%,但高增长背后是企业研发与产能扩张的巨额资金需求,资本实力差异已成为车企增长断层的核心诱因。

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资本分化态势在2024年愈发显著:一边是高合、极越等车企因资金链断裂陷入困境,另一边理想、蔚来等头部企业年内顺利完成数十亿级融资,智己汽车更是斩获94亿元B轮融资。赛力斯港股上市募资正是对这一现状的主动应对。据其招股书披露,本次募集资金将重点投向智能驾驶技术研发、新车型平台建设及补能网络扩张,而这三大领域恰是当前车企竞争的核心战场。

从行业发展的规律来看,新能源汽车产业因其技术含量高、产业链条长等特点,呈现出明显的重资产属性。据工信部最新数据披露,行业内的领先企业每年在研发方面的投入已经达到数百亿元人民币的规模。以比亚迪为例,其在2024年的研发投入更是高达542亿元人民币,显示出对技术创新的重视。尽管赛力斯通过与华为的合作实现了销量的显著增长,但其在技术引进和产能扩张的初期阶段,已经产生了大量的资金占用。根据2023年的财报显示,赛力斯的资产负债率一度超过了75%。此次赛力斯选择在港股市场上市,所募集的资金将有效地缓解其现金流压力,有助于缩小与比亚迪等头部企业在资本实力上的差距。

东方证券的最新研报显示,随着我国汽车产业的集中度逐步提高,资本将更加倾向于流向那些拥有雄厚技术储备和市场潜力的汽车企业。在此背景下,赛力斯所采用的资本补充模式有望成为更多二线车企的借鉴对象。预计未来资本市场的“马太效应”将进一步加剧,那些能够通过上市、融资等途径持续增强资本实力的企业,才有望在激烈的研发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

责任编辑:admin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