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生活在线 正文

近期,第一财经的记者在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简称“进博会”)现场进行了深入报道。他们发现,日本和韩国的企业正进一步加大在中国汽车产业链上的投资布局。得益于人工智能技术的强大助力,这些企业对中国市场充满信心。作为全球最大的电动汽车市场,中国的车联网和自动驾驶技术正迅速发展,这一趋势吸引了日韩企业纷纷加大投入,持续看好并押注中国市场。

在本届进博会上,索尼展出了全球首次亮相的透视式车联网预警系统。索尼中国研究院执行副院长孙晨对第一财经记者透露,这项技术是索尼与我国高校共同研发的成果,预计在本土应用推广成功后,将进一步拓展至国际市场。

据最新报道,这款先进的可透视车联网预警系统通过应用前沿的语义传输技术,为驾驶员带来极致的“透视”视觉体验。该系统能够在行人或车辆被前方障碍物阻挡时,即时以虚拟叠加的形式将它们清晰地在驾驶员的视野中呈现出来,从而提前揭示潜在的安全隐患。孙晨专家表示,该系统在信息传输的各个环节均巧妙地融入了人工智能技术,确保了信息的准确与高效传递。

他举例说,驾驶员看不到即将从建筑物后走出来的行人,但路测的摄像头看到这个行人,云端AI识别照片中行人等核心内容(忽略云彩等非核心内容)并发送到车端,车端AI对信息恢复并渲染到车联网中。“我们只需用传统照片传输带宽的十分之一,来实现这个报警功能。”

记者在现场看到,索尼此次进博会展示了一辆商务车的样车,车上搭载了可透视车联网预警系统,并结合了车载娱乐系统,在乘客舱内有一块55英寸液晶电视屏,乘客可在车内享受影音娱乐。“我们的系统已具备市场化的可行性和落地能力”,孙晨说。

索尼的车载音频和车载传感器业务也在中国快速发展。索尼中国车载产品事业部总监吴磊告诉第一财经记者,索尼的车载音频业务自2020年进入中国以来,过去五年在中国市场实现了10倍的业绩增长,因为赶上中国自主品牌汽车快速发展的好时机。

而索尼车载传感器业务自2015年进入中国以来,过去十年在中国市场业绩增长了30倍。索尼半导体上海视像和显示方案营业本部总监郭垂厦说,他们赶上中国汽车电动化、智能化大潮,推广更高像素的车载传感器,而且现在的汽车智能化水平和所用传感器数量不断提升,原来每辆车只需1~2颗,现在高端汽车每辆需要11颗传感器。

日本企业旭化成也在加码中国汽车产业链布局。此次进博会,旭化成展示了用于汽车磷酸铁锂电池的革新电解液技术。旭化成称,该技术可以助力磷酸铁锂电池在-40~60°C的超低温和超高温环境下也能保持稳定的性能,同时也能支持厚电极设计,提升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

在此次进博会上,韩国企业三星带来了令人瞩目的创新展示——一款集成了OLED显示屏的汽车智慧座舱。该座舱内配置了多种屏幕,包括主仪表屏、副驾驶位的隐私保护显示屏、曲面中控大屏、后座圆形娱乐屏以及可拆卸式娱乐屏,为驾驶者及乘客提供了丰富的交互体验。现场工作人员透露,这些先进的产品已经应用于部分中国新兴汽车品牌的车型中,进一步推动了汽车智能化的发展。 除了智慧座舱,三星还展示了其在自动驾驶领域的解决方案。这包括下一代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AS)的车载摄像头解决方案,以及适用于自动驾驶和电动汽车的高容量、耐高温高压的电容。这些技术的亮相,不仅展示了三星在汽车智能化领域的深厚实力,也为我国汽车产业的未来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展望未来,吴磊表示,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动汽车市场。索尼车载音频业务已经积极与专注于无人驾驶小巴技术的公司展开合作。另一方面,郭垂厦透露,索尼车载传感器业务自三年前便开始向行业领先的车厂和模组厂推广“裸片”技术,以规避封装产能的瓶颈问题。他们期望在明年,这种“裸片”技术在供货中的占比能够超过50%。

责任编辑:admin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