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生活在线 正文

北京在清明节期间已连续多年发布文明祭扫的倡议,今年的倡议书呈现出一个鲜明的特点,那就是特别强调了“安全祭扫”的重要性。安全不仅是人民群众生活的基石,也是社会稳定和发展的基本保障。随着清明节的日益临近,祭扫活动也进入了高峰期,这对森林防火工作提出了更加严峻的挑战。 在这一背景下,今年的倡议书更加突出地强调了各墓地陵园以及相关公共服务机构的责任。它们需要主动识别和弥补服务管理中的不足,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应措施,全面推动服务管理的提升,既要补齐短板,也要发挥优势,努力提升祭扫服务的质量和人性化水平。同时,倡议书呼吁市民群众在追思先人的同时,理性对待祭扫活动,倡导文明祭扫的新风尚,自觉摒弃那些陈旧和不文明的祭扫习俗,共同营造一个安全、和谐、文明的清明节氛围。

“燕子归来报新社,梨花飘落近清明。”在这春意盎然的时节,北京市民政局与首都文明办共同发布了关于清明节的“理性追思,文明祭扫”倡议书。倡议书中呼吁全市市民朋友们积极践行文明祭扫的理念,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让我们以理性的思考,表达对逝去亲人的深切怀念,用文明的方式寄托我们的哀思。同时,这也是为构建绿色家园、弘扬时代新风的实际行动,为我们的社会和谐与文明进步贡献一份力量。

一年一度的清明节,是中华民族慎终追远、缅怀故人的传统节日。清明即将来临之际,北京市民政局、首都文明办联合发布倡议书,从文明低碳祭扫、安全有序祭扫、节俭办丧祭扫等方面呼吁大家推动殡葬移风易俗,弘扬社会新风,可谓正当其时、意义重大。

文明祭扫,安全至上。北京市在清明节期间连续多年积极倡导文明祭扫风尚,今年的倡议书在以往基础上,特别突出了“安全祭扫”的重要性。与往年相比,今年的倡议书显著特点在于对“安全祭扫”的强调更加鲜明。倡议书中明确提出,要“严格遵守防火规定,坚决不携带任何易燃易爆物品进入祭祀区域”,并要求“严格遵循工作人员的管理和引导,主动清理祭扫后的垃圾杂物,共同构筑防范火灾的坚固防线”……这些细致入微的提醒和警示,虽然看似严格或琐碎,实则源自于往年祭扫期间火灾事故的深刻教训,具有极强的针对性和现实意义,理应成为每一位市民在祭扫活动中必须坚守的底线。

责任编辑:admin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