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肉凭借其独特的口感和滋养身体的功效,在陇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美食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全羊入席,精华烩炙,热凉搭配,色香味俱佳——这不仅是一段传说中的元朝宫廷佳肴传奇,更是历经600余年沧桑,在甘肃漳县生生不息的饮食文化遗产。在甘肃省定西市漳县这片古老的土地上,流传着一场传承数百年的豪华盛宴——“羊十道”。这道宴席以一整只羊为食材,经过匠心独运的烹饪技艺,巧妙地制作出十道风味各异的佳肴,完美融合了北方游牧民族的饮食特色与中原汉族的烹饪技艺。这道源自元代宫廷的珍贵宴席,如今已成为漳县饮食文化的瑰宝,2009年,它被正式列入定西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见证了漳县饮食文化的辉煌历程。
在传统的陇中农业耕作区,吃到仿佛来自草原的全羊宴,是一种怎样奇妙的体验?
虽是单一食材成宴,但“羊十道”的烹饪之法非常丰富,包括煮、煎、蒸、烩、焖、炒等多种方式,通过精烩细炙,热凉搭配,最终烹制出十道各具特色的佳肴。
“羊十道”的选料极为考究。主料选用当地特产的大肥骟羊,这种羊肉质细嫩、膻味轻。
烹制时需将全羊分解开来,以头、腿肉、羊排、血、心、肝等及羊尾、蹄各部位为主料,真正做到物尽其用。盛装“羊十道”的器皿也很讲究,使用瓷质盘、盆、勺等,将十道菜肴按头、内脏、排骨、尾等顺序依次排列于瓷器餐具中上桌。
清蒸白血。这是“羊十道”的第一道菜,也是最具特色的一道。制作方法是将羊血置于盆中沉淀,使血清和血红细胞完全分离后,取血清入蒸笼以猛火蒸至凝结,切块装盘并配以佐料食用,口感嫩滑,极为美味。
大烩羊头。第二道菜以大烩羊头为代表。将羊头用炭火烧燎去净绒毛,煮熟后撕取各部净肉,与青椒、木耳一起烩制而成,鲜美可口。
蜜炙羊尾。最后一道菜蜜炙羊尾(也称蜜汁羊尾)是“羊十道”的压轴菜。将煮熟的羊尾用蜂蜜煎炙而成,甜美可口,香味浓郁,为全羊宴画上完美的句号。
其他菜品还包括香酥羊肉、羊肉夹沙、时蔬肝片、凉拌肚丝等。其中羊肉夹沙是用后腿五花肉剁碎后制成的夹沙丸子;时蔬肝片和凉拌肚丝则是“羊十道”中仅有的两道凉菜,用煮熟的羊肝和羊肚分别与时令菜蔬、粉丝、海带等拌制而成。
最终,全羊宴呈现出一派宏大的景象,散发出诱人的香味。
佐料方面,主要选用花椒、生姜、胡椒、山药、茴香等中草药和香料。这些佐料不仅能去膻增香,还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体现了中医药食同源的理念。
在漳县,众口称颂的“羊十道”,回望来历,居然可追溯至元代初期。兴盛于陇右的汪氏部族,他们为元朝统一全国立下了赫赫战功,其家族“为官者一百八十余人,其中王者三,公者十”,是著名的“三王十国公”,“虎符赫赫,锦衣煌煌,荣宠斯绝”,成为陇右豪门望族和名副其实的“西北王”。
相传汪世显自从在漳县发迹后,雇佣了许多善于烹调的能工巧匠研究美食,其中就有一位擅长烹制羊肉的韩姓厨师。
他根据自己多年的烹饪经验,结合汪氏家族喜欢吃羊肉的习惯,精心研制出了全部采用羊肉制成十道美味菜肴的食谱,即韩式“羊十道”。
传说元代某一日,一群皇家贵胄到巩昌(今陇西)巡视,陇右汪府以家宴“羊十道”招待。皇亲们食用后大加赞赏,一再追问这道菜的做法和厨师。
此后,“羊十道”的盛名远播至都城,皇帝亲自下令邀请汪氏厨师进京展示烹饪技艺,自那时起,“羊十道”便跻身元朝宫廷佳肴之列,声名远扬于京郊,亦在陇右地区享有盛誉。
在长期的发展历程中,由于厨师技艺及地域特色的差异,“羊十道”的具体菜品呈现出一定的变化。其中,漳县县城的韩家厨师、东泉的牛家厨师以及武进士蒲廷瑞家的厨师等流派尤为知名。目前,城关杨家寺韩家厨师所制的“羊十道”被公认为最为地道。
随着汪氏家族势力的减弱,昔日仅限于王府内部、鲜为人知的家宴秘方逐渐传播至民间,演变成为民众庆祝佳节时的奢华盛宴。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 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或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工作人员联系(18731251601),我们将第一时间与您协商。谢谢支持!
- 从王府珍馐到非遗瑰宝:“羊十道”承载的七百年文化记忆2025-09-28
- 兰州新区农民丰收节“村BA”开赛,9支农民与企业职工队角逐2025-09-28
- “沪家保”迎两周年:保费不变保障升级,总保额提升近15%2025-09-28
- 从“鲸”灵感购物中心到“行星”主题街区,产业区商业玩转高概念设计2025-09-28
- 上海商业地产下半年迎“冲刺赛”:四季度预计30余个项目集中开业2025-09-28
- 从冷链升级到错季出海:多方合力做大农产品“蛋糕”2025-09-27
- 互联网打通“尝鲜”通道,优质农产品借金秋消费季“走出深闺”2025-09-27
- 金秋消费季活动火热进行,城乡市场喜迎农产品“丰收盛宴”2025-09-27
- 鲜果产量占全国过半!甘肃武都油橄榄“霸榜”多项全国第一2025-09-27
- 前7月甘肃中药材出口超5300万元,陇南占“半壁江山”2025-09-27
- 从专项整治到常态巡查,兰州九州创城社区探索环境治理长效化2025-09-27
- 兰州大学社区开展工地安全专项排查,推动隐患“闭环整改”2025-09-27
- 监管之网收紧:药品追溯码全量采集在即,661亿条数据严打回流药2025-09-27
- 国家医保局专项行动:用药品“电子身份证”斩断回流药黑色链条2025-09-27
- 补齐养老托育设施短板,为老旧社区便民生活圈“拓空间”2025-09-27
- 增加普惠托位供给,打通“家门口”托育最后一公里2025-09-27
- 聚焦“银发金街”:便民生活圈将养老服务列为“必备业态”2025-09-27
- 从“基本便民”到“全龄友好”,一刻钟生活圈如何重塑城市幸福感2025-09-27
- 应对强台风“桦加沙”,广东提升防风应急响应至最高级别Ⅰ级2025-09-25
- 张掖形成“6个百万”特色产业规模,“金张掖农优品”品牌影响力持续提升2025-09-25
- 最新文章
- 热点内容
-
- 外国游客来华游呈现新动向:从“
- 新版职业病目录由原10大类132种
- “柴科夫斯基芭蕾舞剧三大经典交
- 今年前四个月 全国农村公路完成
- 规模领先,创新前沿:我国金融业
- 31家央媒及省媒赴基层!“质量甘
- 从大满贯到中国赛季:布云朝克特
- 甘肃省2025年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
- 干燥空气易诱发呼吸道不适、皮肤
- 长春冰雪新天地开工仪式上 巨大
- 民族风情浓郁的国家级非遗节目集
- 上海乐高乐园开园月限流显效,热
- 斗鸡拟人化与破次元结局:〈长安
- 今年5月份 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
- 填补早期医学文献空白!甘肃汉代
- 民航一季度成绩单亮眼:三大运输
- “一机一方案”精准施策!兰州石
- 75只小鼠与1500只果蝇的“太空旅
- 处暑开学健康指南:养生遵循“秋
- 穿泳衣学"被洗":全国首个助浴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