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资讯晨报网
您现在的位置:兰州在线 正文

最近,红古区花庄镇王家庄村的村民祁世全正在田间管理,使用铁锹将土壤压在地膜的两边。他说:“我们红古历来以兰州的‘菜篮子’之称闻名,今年我们种植了12亩红笋,现在已经全部完成种植。我们期望今年能够有一个好的收成。”

岳双庭正在榆中县金崖镇齐家坪村的蔬菜大棚里进行芹菜育苗工作。他正在清理漂盘、装基质、播种和摆盘等步骤,以确保后期蔬菜种植的顺利进行。一排排装满基质的苗盘整齐地摆放在地上,形成一片整齐的景象,为蔬菜种植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岳双庭说:“去年种植芹菜的收益效果很不错,再加上政府提供的免费育苗技术支持,今年一共培育了4500多盘芹菜苗,再过一段时间就可以移栽了,打算出售一部分,自己种植一部分,预计今年收益也比较乐观。”

高原夏菜产业既是我市的特色产业,也是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之一。无论是农民个体,还是合作社等经营主体,每年春耕下种后,就期待着风调雨顺,渴盼着有个好的市场行情。

谷贱伤农,丰收不一定增收。百合是兰州响当当的特产,也是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农民们记忆犹新,过去的多个年景,因特殊原因,兰州百合遭遇外销停滞的困局;高原夏菜按单个品种来说,更是多次遇到价低滞销,倾倒放弃的现象。

我国不少农产品存在不同程度的同质化竞争现象,目前相当多的地方还是大路货多,精品和优质特色产品少;农业产业链条短,加工跟不上,产品附加值和效益偏低;有的地方虽然有优质特色农产品,但“养在深闺人未识”,一般消费者都不知道,更谈不上购买。加之,季节性集中上市和阶段性价格下行,导致农民时常面临“增产不增收”的窘境。

“以前我们大多走批发市场,市场行情决定着农产品实时价格,无法保证农民有好的收入,现在通过定点销售,直接面向配送中心或加工企业。少了中间环节、节约出了市场成本。”记者采访时,榆中县高原夏菜产业联盟负责人谈应勇介绍,为促进兰州高原夏菜提质增效,保障农民增收,推动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早在2018年,康源公司就联合43家蔬菜产销企业成立了榆中县高原夏菜产业化联盟。

据介绍,在产业化联盟带动下,各蔬菜种植、外销企业和技术单位展开合作,实现信息共享、错茬种植,推行标准化种植,通过直供市场减少中间销售环节,逐步实现兰州高原夏菜规模化发展、标准化生产、品牌化经营。不断发挥龙头企业的集聚效应,形成利益联结机制,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目前,兰州已创建1个高原夏菜国际级产业园、2个省级产业园、40多个省市级标准化生产基地,带动高原夏菜年产蔬菜215.06万吨,外销量达到60%以上。

兰州市农业农村系统从提升种子种苗品质到保障春耕入手,采取多种措施,如分解细化春播计划、及时调运储备农资、持续推广旱作农业、推动农技服务到田到户等,致力于打好春耕备耕生产第一仗。各经营主体也积极响应,从精耕细作到产品深加工,从打造“甘味”特色产品到农产品深加工,再到包装外销延长产业链,实现了严控品质、逐步扩种、紧抓特色、打开市场和提高效益的绿色发展。在兰州市农业农村系统的努力下,今年的春耕备耕生产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为兰州市的农业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责任编辑:admin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