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生活在线 正文

初秋时节,清水县红堡镇的周家村,四周远山披着淡淡的青黛,近处的溪水则仿佛含着柔情。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温柔地洒在田野间,农户们正忙碌于黄芪田中除草、松土,他们的指尖轻轻掠过那些嫩绿的茎叶,眼中闪烁着对即将到来的丰收的无限期盼。在视野的另一端,一片片青绿色的汉麻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仿佛泛起了一层层绿色的波浪;而在田头不远处的大棚里,自动喷水装置正均匀地喷洒着水雾,那些饱满的木耳在地面上吸收了充足的水分,显得更加鲜嫩诱人。这些生机勃勃的特色作物,正是周家村以产业发展为基础,铺就乡村振兴之路的生动缩影。

“近年来,周家村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总要求,采用‘党建引领+龙头带动+合作社+能人大户’模式,在发展传统核桃、柿子、花椒主导产业的同时,大力培育特色产业。”周家村党支部书记周国平介绍道,“包括130余万棒食用菌、15亩黄芪、20亩半夏、冬油菜轮作汉麻等产业,每年能带动全村140余户增收3000余元,村集体增加收益40余万元。”产业的蓬勃发展为周家村的振兴打下了坚实的经济基础,也为文旅融合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午后的周家村,绿意盎然的庭院里别有一番热闹景象。游客围坐在遮阳伞下品茶,不时抬头欣赏周围山水环绕的雅致景观;不远处的空地上,几家人正围着烤炉烧烤,肉香混着笑声飘向远方。

周家村充分利用依山傍水、风光秀美、资源丰富、交通便利的优势,结合有山有水有闲地的禀赋,围绕“亲子”主题,挖掘潜力,整合文旅元素,培育出研学、益智、农耕、军训、锻炼、励志体验等新兴业态,逐步打造成集益智游戏、休闲观光、农耕体验为一体的乡村旅游综合体,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

乡村治理的温度,藏在细节里。村党群服务中心的活动室里,大学生志愿者周明涛正俯身在桌前给孩子们讲解暑假作业里的难点,不时在草稿纸上画着示意图。休息间隙,她带着孩子们来到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文化长廊,讲起周家村的历史文化故事。

“这次参加村里组织的手拉手暑期实践活动,不仅能帮助农忙时节的家长看顾孩子们的作业,还能带他们了解周家村的历史文化,对我来说也是一次宝贵的实践机会,觉得很有意义。”周明涛的话语里满是真诚。

托管服务不仅以细致入微的措施解决了“农忙季节育儿难”的问题,而且还通过文化的熏陶培养了村民的乡土情结,成为周家村“治理成效显著”的生动体现。

周家村的发展历程,生动展示了清水县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中的创新实践。从强化特色产业的根基,到推动文化与旅游的深度融合,再到实施精细化管理以凝聚人心,周家村实现了质的飞跃。近年来,清水县紧紧围绕产业振兴这一核心,以特色产业为支撑,以文化旅游为纽带,以精细治理为保障,不断推动“产业+文旅+治理”的深度融合。在这一战略引领下,周家村只是众多焕发新活力的乡村之一,它们共同描绘出一幅产业繁荣、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丽乡村新画卷。

责任编辑:admin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