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生活在线 正文

地名,宛如历史文化的“活化石”,承载着丰富的历史记忆与文化内涵,更是乡村振兴不可或缺的重要文化资源。灵台县紧抓落实《地名管理条例》这一主线,以创建高品质地名环境、传承与弘扬地名文化、全面提升社会服务品质为三大目标,不断深化乡村道路命名、智慧地名标志建设、地名文化保护传承等一系列工作。通过这些举措,灵台县致力于提升地名信息化的服务效能,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强大动力。

今年以来,灵台县系统排查乡村地区“有地无名、多地重名、地名不规范”等问题,严格遵循地名文化保护与命名程序,累计规范命名乡村地名30多条。通过标准化处理,既解决了历史遗留问题,又提升了地名信息在乡村网格化治理、便民服务中的基础性作用,为乡村振兴提供了精准的地理信息支撑。

创新推出“智慧村牌”项目,在全县55个行政村的地名标志中嵌入“地名二维码”。村民和游客扫码即可获取地名渊源、历史沿革、特色产业、旅游资源等立体化信息。这一举措将传统标识与现代数字技术结合,既保留了“望得见山、看得见水”的乡愁记忆,又为乡村旅游、特产推广搭建了数字化窗口,成为乡村振兴的“文化地标”。

与此同时,在推进文明城市创建的过程中,我们统一对城区的35个智慧街路巷牌进行了升级改造。这些新升级的路牌不仅融入了导航定位、文化解说等便民功能,还为市民和游客提供了更加便捷的服务。通过路牌上的二维码,人们可以轻松扫描并联动展示地名背后的丰富历史文脉和独特的风土人情,实现了“一块路牌就是一段历史,一个二维码就是一扇窗口”的创意效果,让每一处街巷都成为讲述城市故事的平台。

责任编辑:admin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