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光熠熠,名流汇聚。第十届中国·嘉峪关国际短片电影周盛大启幕,吸引了来自五湖四海的影视界精英、爱好者以及专家学者。他们齐聚一堂,共同探讨短片创作的奥秘、影视拍摄的技巧、艺术写生的灵感以及理论体系的构建。在这里,大家畅所欲言,分享从业经历,交流心得体会,对创作与拍摄工作寄予厚望。此次盛会,不仅为短片电影周注入了别开生面的活力,更引发了观众们对影视艺术的触动遐想、哲思启迪以及感慨万千。
作为视觉艺术领域的新兴力量,短片电影的创作追求“快节奏、强冲突、高情绪”的极致表达,其核心与根基无不体现在对生活的深刻取材、服务与表达之中。在《真爱营业》与《哪吒》两部作品的映后交流分享会上,导演吴雅文深情地阐述了自己的创作心得:“创作电影,首先要热爱生活,深入体验人生的多彩画卷,积累丰富的人生感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拍摄出充满真诚的作品,触动观众的内心,引发共鸣。”
著名作家韩松落对活动赋能非遗与地方发展寄予期待。他谈到:“希望嘉峪关国际短片电影周能带动嘉峪关成为大型影视取景地,让每一位嘉峪关人都能拥有成为导演的可能。”
央视网文体教育事业群部门总监黎薇薇则表示:“希望通过嘉峪关国际短片电影周,让全国乃至全球更多人了解甘肃,让嘉峪关与电影深度绑定。当人们提起嘉峪关时,能立刻联想到电影这一标签。”
嘉峪关市电影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李奋荣表示:“参加今天的非遗交流活动让我深受启发。今后我将更加注重细节与质感,运用更美的镜头语言呈现非遗故事,讲好嘉峪关故事。”
嘉峪关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江亚中表示:“通过活动接触到了许多新理念、新技术和新设备。作为一名忠实观众,我也切实感受到了影视文化的独特魅力。”
在专题讨论环节,与会嘉宾认为,嘉峪关独特的历史文化底蕴与自然风貌,为影视创作提供了丰富且优质的素材。大家围绕如何通过影视与文旅、科技等领域的跨界合作,进一步打造嘉峪关文化名片这一核心议题畅所欲言,分享了很多好建议好想法。
嘉峪关市电影家协会会员杨阳谈道:“各位专家老师的交流让我感触最深的是,他们鼓励我们年轻爱好者和影视人把嘉峪关这张‘西部名片’传递出去。希望未来能有更多优质平台,为创作者、新人演员和爱好者提供展示自我的机会。”
在本届电影周期间,嘉峪关市组织开展的惠民露天公益电影放映活动,凭借丰富片源与便捷观影方式,吸引大批市民现场观看,让电影周真正走进寻常百姓生活。在东湖生态旅游景区公益电影放映点,附近的居民、来东湖散步的市民游客早早来到这里,等待电影《万里归途》的放映。“晚饭后散步就能就近看电影,特别开心!”市民包蕾说:“露天公益电影不仅丰富了我们的业余文化生活,更拉近了大家与嘉峪关国际短片电影周的距离。”
包蕾表示,通过在东湖景区就近观看惠民公益电影,感觉电影周就在老百姓身边,和大家的生活息息相关,每个人都是亲历者、参与者。包蕾希望,全市上下能够共同努力,将嘉峪关国际短片电影周打造成与国际知名电影节齐名的电影人盛会。
“这样的公益电影活动特别好,不仅让我们免费看到了好电影,还能和朋友一起热闹热闹,氛围感十足。”市民王亚菲说,“今晚放映的电影《万里归途》让我重温了小时候看露天电影的美好回忆。祝嘉峪关国际短片电影周越办越好!”
电影周惠民公益电影放映活动的开展,不仅为嘉峪关市民提供了丰富的文化娱乐选择,也在市民与电影周之间架起了一座沟通交流的桥梁,成为传播正能量、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提升了居民的幸福指数,营造了幸福和谐的社区环境。
我认为,每一个城市、每一个人都蕴藏着成为导演的潜能,都拥有着讲述故事的独特权利。随着视频、短剧、短片制作技术的日益普及和便捷,如今,每个人都可以轻松地拿起手机,创作属于自己的故事。对此,我感到无比欣喜。今天,我有幸来到嘉峪关国际短片电影周,这个充满创意与激情的盛会。 包贝尔表示,在嘉峪关国际短片电影周,观众们可以欣赏到众多优秀的短片作品,这无疑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宝贵的学习机会。他期望能在这里看到更多具有多元化风格的短片,并借此机会与世界各地的导演、创作者们进行交流与探讨,共同分享创作心得,激发创意火花。
现今,众多年轻电影创作者由短片作品开启职业生涯,迈向更为宽广的创意舞台;各类科技技术不断融入影视制作过程,拓宽了艺术表现的范畴;众多文化旅游项目通过影视的力量,促进了文化资源的创新性转化和创造性发展……。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 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或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工作人员联系(18731251601),我们将第一时间与您协商。谢谢支持!
- 今年前8月我国移动互联网流量达2534亿GB,同比增长16.4%2025-09-28
- 从“展”到“周”的升级:嘉峪关国际短片盛会如何拓展光影新格局2025-09-28
- 从王府珍馐到非遗瑰宝:“羊十道”承载的七百年文化记忆2025-09-28
- 从清蒸白血到蜜炙羊尾,解码陇中非遗“羊十道”的十全味觉美学2025-09-28
- 兰州新区农民丰收节“村BA”开赛,9支农民与企业职工队角逐2025-09-28
- “沪家保”迎两周年:保费不变保障升级,总保额提升近15%2025-09-28
- 从“鲸”灵感购物中心到“行星”主题街区,产业区商业玩转高概念设计2025-09-28
- 上海商业地产下半年迎“冲刺赛”:四季度预计30余个项目集中开业2025-09-28
- 从冷链升级到错季出海:多方合力做大农产品“蛋糕”2025-09-27
- 互联网打通“尝鲜”通道,优质农产品借金秋消费季“走出深闺”2025-09-27
- 金秋消费季活动火热进行,城乡市场喜迎农产品“丰收盛宴”2025-09-27
- 鲜果产量占全国过半!甘肃武都油橄榄“霸榜”多项全国第一2025-09-27
- 前7月甘肃中药材出口超5300万元,陇南占“半壁江山”2025-09-27
- 从专项整治到常态巡查,兰州九州创城社区探索环境治理长效化2025-09-27
- 兰州大学社区开展工地安全专项排查,推动隐患“闭环整改”2025-09-27
- 监管之网收紧:药品追溯码全量采集在即,661亿条数据严打回流药2025-09-27
- 国家医保局专项行动:用药品“电子身份证”斩断回流药黑色链条2025-09-27
- 补齐养老托育设施短板,为老旧社区便民生活圈“拓空间”2025-09-27
- 增加普惠托位供给,打通“家门口”托育最后一公里2025-09-27
- 聚焦“银发金街”:便民生活圈将养老服务列为“必备业态”2025-09-27
- 最新文章
- 热点内容
-
- 外国游客来华游呈现新动向:从“
- 新版职业病目录由原10大类132种
- “柴科夫斯基芭蕾舞剧三大经典交
- 今年前四个月 全国农村公路完成
- 规模领先,创新前沿:我国金融业
- 31家央媒及省媒赴基层!“质量甘
- 从大满贯到中国赛季:布云朝克特
- 甘肃省2025年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
- 干燥空气易诱发呼吸道不适、皮肤
- 长春冰雪新天地开工仪式上 巨大
- 民族风情浓郁的国家级非遗节目集
- 上海乐高乐园开园月限流显效,热
- 斗鸡拟人化与破次元结局:〈长安
- 今年5月份 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
- 填补早期医学文献空白!甘肃汉代
- 民航一季度成绩单亮眼:三大运输
- “一机一方案”精准施策!兰州石
- 75只小鼠与1500只果蝇的“太空旅
- 处暑开学健康指南:养生遵循“秋
- 穿泳衣学"被洗":全国首个助浴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