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乐知生活在线 兰州
分享

近期,随着第二届世界中国学大会即将拉开序幕,来自海内外的嘉宾被分成两组,受邀参与以“中国式现代化”为主题的实地考察活动,以便更深刻地体验上海在科技发展、文化延续以及城市管理等领域取得的显著成效。

在张江“国家地方共建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以下简称“国地中心”),数台人形机器人正在展厅进行抓取训练。来自瑞典的扬·奥贝里注视着机械臂精准抓取物件的动作,想起1983年他第一次站在北京天安门广场时看到的景象:“那时街道上还贴着高级晶体管收音机的海报。而现在,中国正在构建一种融合东西方智慧的全新社会形态。”

张江国地中心,全国首个致力于异构人形机器人训练的场所,已经吸引了超过10家企业的入驻。这里汇聚了百余台先进的人形机器人以及类人形机器人。奥贝里,一位充满好奇心的观察者,手持手机,细心地记录下这些机器人日常的工作场景。他感慨地说:“技术本身固然重要,但关键在于人类如何运用这些技术创造出独特的联结。”在他的眼中,最令他震撼的并非仅仅是技术的进步,更是中国在迈向现代化的过程中,巧妙地将自身文化框架与科技进步完美融合的能力。

英国杜伦大学计算机科学系的德龙助理教授指出,我国研发的巨型语言模型在海外正产生深远影响,而我的研究工作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这些公共资源。真正的创新进步依赖于双方的互动交流,正如历史上的丝绸之路一般。

发布时间:2025-11-03 06:15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 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或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工作人员联系(18731251601),我们将第一时间与您协商。谢谢支持!

相关阅读
关键词:
最新文章
热点内容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