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生活在线 正文

人工智能技术的深入融合与应用,堪称推动消费市场蓬勃发展的“催化剂”。近年来,智能网联汽车、智能机器人、智能可穿戴设备等创新产品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吸引了广大消费者的关注和青睐。与此同时,智慧商圈、智慧街区以及沉浸式体验空间等智能消费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更是进一步推动了服务场景的创新和消费体验的优化,为消费者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便捷与愉悦。

今年夏日,一系列引人注目的盛会如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以及2025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等纷纷登场,使得人工智能的魅力得以深入人心的触及到普通民众。尤为值得一提的是,位于北京的亦庄——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在8月份成功举办了全球首个以机器人为核心主题的消费盛宴——2025年“E-TOWN机器人消费节”。在这场盛会上,机器人相关产品及区域内商业圈的总销售额达到了惊人的3.3亿元,充分展示了人工智能技术在越来越多的消费场景中正逐渐落地生根。

服务消费尤其值得关注。数据显示,2025年第二季度,消费对我国GDP增长的贡献率达52.3%,服务消费是核心驱动力。2024年,居民服务性消费支出对消费增长贡献率达63%。

“我国居民消费结构正处于从商品消费向服务消费转型的关键阶段。”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电子商务研究所所长杜国臣提到,人工智能的智能交互、大数据处理、实时响应等特性将持续推动服务领域创新发展,衍生出一系列商业新业态,“人工智能与服务业的叠加将展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创新空间”。

腾讯集团副总裁、腾讯研究院院长司晓向记者提供了一组数据:我国Token(即“词元”,作为处理文本的最小数据单元,如同互联网时代的“流量”——记者注)的消耗量,从2024年年初的日均调用1000亿,已经增长到今年6月底的超30万亿,短短一年半就增长了300多倍。AI大模型实际上是通过Token来输出“智力”。“这反映了我国‘人工智能+’应用规模的快速增长。”司晓说。

人工智能正在深入赋能家政服务、健康养老、文化娱乐等生活服务。例如,在福建福安,福建荣耀健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就将AI技术融入智能按摩椅的设计中,仅需花费几十秒,智能按摩椅就能获取使用者的体态、体型等身体数据,进行精准评估和个性化按摩。“一台按摩椅就是一个‘个性化休养舱’。”该公司技术研发中心部长吕守熙说。

“‘人工智能+’行动有效顺应了消费结构升级趋势,将促进居民消费实现从‘有没有’向‘好不好’的深刻转型。”徐彬认为,推动“人工智能+”消费提质,有利于发挥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拓展智能消费新方式、新场景、新业态,进一步释放多样化、差异化消费潜力。

聚焦深入实施“人工智能+”消费提质行动,《意见》提出要培育覆盖更广、内容更丰富的智能服务业态,加快发展提效型、陪伴型等智能原生应用,支持开辟智能助理等服务新入口。同时要推动智能终端“万物智联”,培育智能产品生态,大力发展智能网联汽车、人工智能手机和电脑、智能机器人、智能家居、智能穿戴等新一代智能终端,打造一体化全场景覆盖的智能交互环境。

在徐彬看来,《意见》为我国新型消费市场勾勒出4个发展趋势,即从“功能体验”向“认知情感”升级,从“千人一面”向“一人千面”升级,从“辅助工具”向“智能伙伴”升级,从“单一业态”向“跨界融合”升级。

在人工智能技术的助力下,商品生产领域正经历一场深刻的变革。徐彬指出,工业时代的大规模商品生产虽然提高了效率,但往往只能提供有限的选择和服务。而人工智能技术的引入,则将商品生产从批量生产推向了量身定制的全新阶段。以家具制造业为例,借助人工智能技术,企业能够深入分析客户的家居环境、生活习惯以及个人喜好,从而提供个性化的家具设计方案。用户只需提供一些基本信息,人工智能系统便能自动生成完全符合其需求的独特家具款式。这一创新模式,无疑为消费者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便捷与满足。徐彬对此表示:“人工智能技术正在引领商品生产迈向定制化时代,让每个人都能拥有属于自己的专属家具。”

然而,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迅猛发展,它在激发消费潜力加速释放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如数据安全、“智能鸿沟”等潜在问题,这些因素可能会对消费者的使用体验和信心产生负面影响。为此,《意见》明确提出,必须加强对人工智能相关安全评估和备案管理制度的优化,以确保相关安全措施得以有效实施。同时,还需推动模型算法、数据资源、基础设施和应用系统等各方面安全能力的建设,以预防模型中的黑箱操作、幻觉现象以及算法歧视等问题可能带来的风险。

责任编辑:admin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