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乐知生活在线 生活快报
分享

2024年,得益于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上海在生活垃圾分类方面保持了良好的成效,小区(村)及单位分类达标率持续维持在95%以上。于是,一股声音逐渐兴起:在做好垃圾分类的同时,能否使垃圾投放过程变得更加便捷呢?

近期,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作出回应,提出建议在全市范围内实行“假日投放模式”,要求各住宅小区根据各自的具体情况,尽量增加垃圾投放点的开放时长。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全天候开放,或者从清晨至夜晚均开放。这一措施的实施效果究竟如何,尚待观察。

“定时定点”扔垃圾,和以前“想扔就扔”相比,明显不方便:社区楼道内或门洞前的垃圾桶被撤走,人们需要走更多路才能到投放点,还要记住可投放时间,避免误时吃闭门羹。

在推进垃圾分类的早期攻坚阶段,“定时定点”相当管用,提升了指导、监督垃圾分类的效率。但大部分居民养成了分类习惯后,继续强约束是否有必要?

“五一”假期,徐虹路南丹路路口垃圾箱房的开放时间,从每天7时至9时、18时至20时30分,改为24小时开放。汇站居民区党总支书记黄丽娟坦言,位于路口的这个垃圾箱房服务徐虹路110弄、112弄等小区,但周边单位、商铺林立,又地处交通要道,行人众多,实际上承担了公共废物箱的职责。“固定投放时间有保洁员值守还好,其他时段没人盯,还能维持整洁吗?”黄丽娟在假期前动员了一批热心的居民志愿者,在无人值守时段去巡查。结果令人惊喜,5天下来只有一些零星垃圾落在外边,绝大多数都通过箱房的投口扔进了对应的垃圾桶。

在近期对“节假日投放模式”的试点效果进行深入评估的过程中,我们已初步得出一个明确结论:垃圾投放点的开放时长与实际落地垃圾的数量之间呈现出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徐汇区绿化和市容管理局副局长曹丹俊在谈到这一发现时指出,这一现象促使管理部门对现有的定时定点投放制度进行重新审视。曹副局长强调,这些规定并非一成不变,它们需要与时俱进,以适应居民的生活规律,并满足公众的合理需求。他认为,如果垃圾分类工作得到有效执行,那么通过简化垃圾投放流程,使其更加便捷,将能有效激励居民参与,从而进一步提升垃圾分类的效果。

发布时间:2025-05-23 15:55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 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或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工作人员联系(18731251601),我们将第一时间与您协商。谢谢支持!

相关阅读
关键词:
最新文章
热点内容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