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生活在线 正文

近年来,深圳市在新能源领域的发展势头迅猛,持续加大力度推进“车—桩—电池—电网”的“电力充储放一张网”建设。2024年,深圳取得了显著成果,全市共建成超充站1030座,同时建成了100座光储超充和车网互动一体化站。此外,新建充电桩数量达到13.4万个,使得累计建成的充电桩总数达到了42万个。深圳因此成为全国首个实现超充站和充电枪数量超过加油站、加油枪数量的“双超”城市,并基本实现了“一公里超充出行圈”,为市民提供了更加便捷、高效的充电服务。

截至目前,全市范围内已有超过760个充电场站,共计1.8万个充电桩投入使用,广泛覆盖了公共充电场站、繁华商圈、公共机构、旅游景区、工业园区以及居民区等多个场景。在此期间,超过1.7万辆新能源汽车参与了充电互动,累计充电电量达到了8.8万度。此外,广汽、蔚来等多个知名品牌的新能源汽车参与了向电网放电的活动,总放电量达到了4.3万度。同时,我们还向新能源汽车车主发放了总计16.3万元的补贴,以进一步促进新能源汽车的普及和应用。

位于深圳坪山的马峦山郊野公园充电站,纯电动重卡泥头车也首次加入了反向放电队伍。据统计,每辆重卡泥头车可持续放电高达300度,相当于30多户家庭一天所需的用电量,为城市在极端天气或灾害中的应急保供提供了新的解题思路。

“本次活动,我们实现了多场站联动、多场景覆盖。多品牌不同车型参与实测,打通了重卡放电关卡,有效挖掘车网互动的调节潜力,对超大城市电网供需平衡、新能源消纳、应急保供,提升城市韧性有重大意义。”南方电网深圳供电局市场及客户服务部副总经理孙晓佳表示。

据最新消息,本次实地测试成功实现了“邀约填谷充电”、“V2G反向放电”以及“智能有序充电”三大核心模式的全面覆盖。在新型电力负荷管理系统的支持以及南方电网电动汽车服务有限公司的顺易充平台实时监测和互动下,我们验证了包括电鸿快充协议、全液冷超充设备以及远程调控技术在内的多项车网互动关键技术。这一系列成果不仅从技术层面得到了验证,更在商业闭环上取得了突破。深圳正致力于探索一条“政府与企业协同、产业与市场共融、市场驱动发展”的车网互动可持续发展之路,为全球特大城市智慧能源转型提供了极具借鉴意义的标杆案例。

责任编辑:admin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