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生活在线 正文

自本学期开始,兰州新区实验小学将课间休息时间由原来的10分钟增至15分钟,并且上午和下午分别安排了30分钟的大课间活动。“我们希望孩子们在活动后能满身汗水,眼中闪烁着喜悦的光芒。充满欢声笑语的课间时光,成为了我们学校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该校副校长刘霞如此表达。

为了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在课间时光中寻找到自己钟爱的活动项目,兰州新区实验小学倾力打造了一份细致入微的课间活动课程表。这份课程表内容丰富,涵盖了跳皮筋、踩影子、木头人、丢沙包等深受学生喜爱的传统游戏,同时也融入了喊数抱团、过河搭桥、快乐传话等富有团队精神的集体活动,以及篮球对抗赛、跳绳挑战赛等竞技性比赛项目。校长田春雷表示:“我们的课间活动以学生需求为核心,每个班级都会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及成长需求,精心设计多样化的活动内容。我们不仅重视学生身体素质的提升,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创新思维和团队协作精神,旨在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

同日16时30分,兰州新区第五小学的校园里响起音乐。学生们陆续来到操场,开始30分钟的大课间活动。8名体育教师准时到岗,在操场的各个区域组织开展活动。校长喻安邦告诉记者,除了调整课间时长外,学校通过教师转岗,增加师资,合班上课,增加课时等方式,确保每天一节体育课,每天综合体育活动时间不低于两小时。

新学期,兰州新区宗家梁学校全面推进阳光大课间活动,各学段由体育老师和班主任配合组织开展适合学生年龄段的游戏、体育、竞赛活动,创新开展“月度以赛代练”活动。同时,根据学生现阶段生长发育特点,积极开展手势操。“截至目前,我校音乐老师已创排《一路生花》《少年有志》《中国范》《勇气大爆发》《踏浪》等近10种手势操。即便是雨雪天气,学生们也可以在课间正常活动。”校长何军喜说。

春意盎然,阳光明媚,兰州新区第四小学的科学实验室里洋溢着浓厚的学术氛围。在这里,一场别开生面的“无土栽培”、鱼菜共生和生态瓶实验正式启动。校长张小梅表示:“我们将充分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拓展STEM(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教育)+体育、劳动教育、社会实践的新教学样态。为此,我们鼓励学生成立科学社团小组,利用课间15分钟开展丰富多彩的科学实验和劳动实践。同时,我们还将鼓励孩子们自主策划课间活动,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和成长。”

为了全面落实“课间15分钟”制度,我们正积极敦促教师提升课堂效率,严格控制教学时间,并对校园环境进行优化布置。同时,我们还致力于增加各类文体活动的数量和种类,以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校园氛围。根据《甘肃省教育厅关于保障中小学生每天综合体育活动时间不低于两小时的通知》的要求,兰州新区在2025年春季学期,正通过时间与空间的重新构建,以实际行动践行大教育观,推动教育质量的全面提升。

责任编辑:admin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