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生活在线 正文

自今年起,"高级智能驾驶"和"智能驾驶公平性"成为了汽车制造商争相宣传的焦点特色。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的数据,截至2024年,拥有L2级组合辅助驾驶系统的乘用车新车市场占有率已攀升至57.3%。

《条例》的正式实施,为我国L3级车辆的加速推广落地提供了有力支持。在此背景下,华为ADS 4.0、小鹏XNGP等先进自动驾驶系统正加快与北京复杂路况的适配进程,力争在年内实现“城市NOA+L3高速脱手”的双重突破。与此同时,广汽集团也制定了明确的时间规划,宣布其国内首款L3级自动驾驶乘用车将于今年第四季度量产上市,并将同步推进业内首款L4级前装量产车型的下线。据悉,作为国内首批获准L3级上路试点的车企,广汽集团已经积累了超过40亿公里的L2级智能驾驶里程以及4000万公里的L4级Robotaxi运营数据(依托如祺出行、小马智行等平台),为我国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积累了宝贵经验。

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智能产业研究院(AIR)院长张亚勤预计,2025年将成为自动驾驶技术突破的关键节点,他甚至预计到2030年,全球约10%的新车将具备L4级能力。

“衡量是不是真正的L3.在于出事故后车企敢不敢赔付。”轻舟智航联合创始人、CEO于骞认为,当智驾事故责任从驾驶员转向车企,才是自动驾驶等级跃迁的核心标志。他指出,L3不应是营销口号,无论技术如何冗余、法规如何要求,若车企不敢承诺事故赔付,本质上仍是L2水平。

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明高指出,确保大型自动驾驶模型在实际应用中的安全性与可靠性,是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对于L3级自动驾驶而言,不仅要迅速解决相关的法律法规问题,L4级自动驾驶同样需要积累丰富的经验,逐步推进,现阶段不宜急于提出“全民自动驾驶”的设想。从政策层面破除障碍,到赢得公众的广泛信任,自动驾驶技术的普及无疑是一场漫长的征程。

责任编辑:admin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