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生活在线 正文

近期,中国乘用车联合协会发布了2025年4月份的全国乘用车市场分析报告。报告显示,4月份全国乘用车市场零售量达到了175.5万辆,较去年同期增长了14.5%,但与上个月相比,环比下降了9.4%。截至目前,今年以来的乘用车零售总量累计达到了687.2万辆,同比增长了7.9%。回顾过去几年,我国车市零售走势呈现出“年初较低,年末较高”的特点。今年4月的零售量虽略逊于2018年4月的峰值181万辆,但依然位于历年4月零售量的历史高位。

乘联分会介绍,2025年4月乘用车市场的特征:

一、4月乘用车厂商批发和生产均创当月历史新高;

二、2025年1-3月乘用车国内零售实现6%的正增长,4月增速达14.5%,同比净增22万辆,实现2025年1-4月7.9%的超预期“开门红”;

三、今年直观的降价价格战稍显温和,但年款增配、调整车主权益等隐形优惠措施层出不穷。4月份仅有14款车型降价,较去年4月份的41款和2023年4月份的19款数量大幅下降,体现了降价潮明显降温的特征。4月传统燃油车的促销幅度22.2%,较上月增0.1个点,燃油车促销连续10个月稳定在22%左右;

四、4月自主品牌乘用车批发份额70.3%,国内零售份额65.5%,较去年均增长8个百分点左右;

五、2025年1-4月厂商库存总体稳定,1-4月厂商库存增8万辆,渠道库存增4万辆,总体流通体系增12万库存,而去年1-4月厂商库存总体降41万辆;

六、新能源车国内零售渗透率回升到51.5%,呈现出由报废更新、以旧换新叠加新能源免征购置税等普惠政策托底背景下的新能源强势增长;

七、2025年1-4月自主燃油乘用车出口83万,较同期的96万出现13%下滑,自主新能源出口48万增长86%,新能源占自主出口37%。虽然年初自主品牌在俄罗斯主动去库存,对俄罗斯出口下降,但自主品牌的俄罗斯市场份额依旧保持55%以上高位,4月的出口逐步趋稳,考虑到俄罗斯汽车工业现状,中国汽车对俄出口还会恢复到一定水平;

八、增换购贡献度持续增强。截至4月24日24时,全国汽车以旧换新270.5万辆,申请量较3月24日的150万辆,增加了120万份。参考3月私人家用乘用车零售172万辆左右的规模,4月份大约近70%的私人购车用户是以旧换新的受益者,私人首购用户降到31%左右,消费升级的增换购成为购车消费的绝对主流。

新能源汽车方面,4月新能源乘用车生产达到115.1万辆,同比增长40.3%,环比下降1.5%;1-4月累计生产407.8万辆,增长44.5%。4月新能源乘用车市场零售90.5万辆,同比增长33.9%,环比下降8.7%;1-4月累计零售332.4万辆,增长35.7%。

展望即将到来的5月,据乘联分会透露,2025年5月将拥有19个工作日,相较于去年5月减少了2天。这一变化,尤其是端午节恰好在5月31日,可能会对车市的产销平稳增长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随着2024年报废更新政策的正式实施,去年5月市场已开始逐步恢复,因此今年5月的市场基数相对较高,预计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

在国家积极推动促消费政策以及多省市相应政策的助力下,5月份的车展线下活动不仅持续活跃了市场氛围,更将有力地推动人气攀升。在品牌产品矩阵不断丰富的今天,本次上海车展的新车发布呈现出温和态势。众多自主新势力品牌纷纷聚焦中高端车型,亮相展会;而合资品牌则率先推出了新能源车型的惊喜上市价格。预计在5月份,我国车市将保持相对平稳的增长态势。

在当前外部环境剧烈变化的背景下,我们面临着超预期的普遍加关税等巨大外部压力,这些因素对消费心态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然而,这种影响预计将在后续月份的市场表现中逐渐显现。同时,我国政府早已明确了促进内需的政策导向,这为我们应对外部挑战提供了坚实的政策支持。因此,我们的发展策略正日益显现出“内需与外需”双轮驱动的特点,特别是在乘用车市场,稳定内需的效果也将愈发显著。这一趋势不仅有助于增强市场韧性,也将为我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责任编辑:admin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