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生活在线 正文

踏入皋兰县什川镇的百璐通瓜果专业合作社,我们看到了陈玉芳正在细心地戴上手套,身穿厚重的棉服,正忙着打包新鲜的软儿梨。她的话语中流露出深深的感慨:“记得在我童年时,软儿梨的销路非常有限,只能依赖冬天售卖,一旦气温升高,大量的软儿梨就会因为无法保存而白白浪费,让人非常惋惜。”陈玉芳带着一丝惋惜的语气继续说道,“而现在,情况大不相同了。得益于冷库技术的应用,我们能够全年保存软儿梨,而先进的冷链物流系统则确保了产品能够在当天送达千里之外,使得皋兰的软儿梨真正实现了全年无休的销售。”

截至目前,该合作社已搭建起超过2000平方米的冷藏设施,有效克服了软儿梨过去存储上的困难。通过为梨果配备保温箱、实施真空封装以及运用冷链物流技术,我们成功突破了原有运输范围受限的问题。合作社负责人魏永波如此表示。

2024年,什川镇实施了农业农村部产业强镇项目,包括建设农产品分选工厂以及开展后期深加工等,以此不断延伸产业链,提高经济附加值。今年年底前,占地12亩、总投资4500万元的梨文化生态产业园也将在什川建成,梨产业的蓬勃发展让这片古梨园焕发了新的生机。

近年来,榆中县立足地域特点和区位优势,建成一批高原夏菜、兰州百合、中药材、马铃薯等优势特色产业园区和绿色标准化种植基地,打造出覆盖全县的特色产业集群。其中,榆中菜花、大白菜、莲花菜刚刚晋升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小康营乡是榆中县“北菜南运”的重要生产基地之一,全乡高原夏菜种植面积达2.7万亩,年总产量8万吨、产值1.78亿元。在王保营村兰州陇源绿色农产品有限公司蔬菜保鲜库里,新鲜采摘来的蔬菜经过筛选、冲洗、打包等流程后“乘坐”物流车辆,48小时内便可出现在广东、福建等地的商超市场。

兰州财经大学农林经济管理学院的田万慧教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随着现代社会人们生活品质的不断提升,绿色食品已成为更加理想和优质的饮食选择。在这种趋势下,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的认证与推广显得尤为重要。这不仅能够激发广大农户积极采取绿色生产方式,而且有助于推动农业产业的绿色发展。通过这一举措,我们可以进一步优化绿色农产品的供应结构,从而全面提升农产品的整体品质,并促进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责任编辑:admin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