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生活在线 正文

在当前时代背景下,把握技术赋能的机遇,重新审视并定位自我角色,发掘自身优势,已成为许多受邀专家共同关注的话题。他们指出,自今年起,众多企业正积极投身于构建人机融合的新型组织结构。这不仅是对个人职业生涯的深刻思考,也是对组织发展模式的创新实践。此前,国家发布的《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中,明确提出将“加快形成人机协同、跨界融合、共创共享的智能经济和智能社会新形态”作为重要的战略目标之一,这无疑为企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也为社会经济的转型升级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副院长刘少轩指出,当前金融领域的领军企业已经开始运用智能体来处理现实问题,其智能水平甚至已经超越了人类,呈现出“智能胜人”的现象。

有关医疗健康领域的一个案例是,蚂蚁集团旗下AI健康应用AQ推出智能体开放平台,助力更多医生拥有AI助手,实现分身有术。9月12日AQ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从去年9月推出测试版以来,AQ已累计服务用户超1.4亿,近6成来自三线及以下地区。

“无论是边远农村还是一线城市,我们希望给中国每个家庭都配上一个‘健康管家’,永远在线。”蚂蚁AI医疗总经理刘军伟介绍,AQ最大的特点之一就是连接了真实医疗服务资源。截至目前,该应用连接全国近百万真实医生,打通好大夫平台,超20万名医生可线上问诊,并帮助300余位名医打造了AI分身,24小时不打烊,提供医疗服务。蚂蚁集团CEO韩歆毅此前也在大会开幕式上强调,AI无法替代医生,更应该是医生的助手。他介绍,近期蚂蚁集团已成立医疗健康实验室,投入AI赋能MDT(多学科会诊)等前沿探索。

更直观的一批助手则是在外滩大会亮相的一批专家级“AI数字员工团队”。该团队覆盖客服、营销、巡检、销售培训及研发五大核心业务领域。其中,AI数字客服团队可帮助中小企业提升约70%的人效,降低35%的运营成本,并大幅提高业务转化率。蚂蚁集团副总裁、数字蚂力董事长兼CEO周芸介绍,在数字蚂力的电商客户实践中,这一模式已为企业带来约10%的GMV(商品交易总额)增长。“这种AI应用模式可以让企业从浅层的‘工具提效’迈向深层的‘生产力变革’。”在周芸看来,这个AI数字员工团队更像是一个轻量化、懂业务、能增长的合作伙伴。

服务业AI应用在当前阶段,仍然存在明显的“技术-商业”差距,其落地过程中的难点主要体现在性能、成本以及协同机制三个方面。对此,中金公司执行总经理、中金研究院创新经济组负责人周子彭先生指出,在性能方面,AI模型常常出现幻觉和逻辑错误,难以满足高精度业务场景的严格要求。而在成本方面,企业需要投入大量的基础设施和培训资源。为此,一些企业尝试推出“人机融合”的全托管模式,这种模式通过整合技术、专家经验和运营等要素,提供“确定性的业务结果”,从而为企业的持续增长提供坚实保障。这种模式不仅有助于解决AI应用的技术难题,还能有效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推动服务业AI应用的进一步发展。

责任编辑:admin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