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生活在线 正文

近日,在兰州市城关区的清华小学与安乐村小学的校园内,欢声笑语此起彼伏,甚至盖过了日常的上课铃声。兰州野生动物园的“萌宠天团”成员们,包括可爱的羊驼“小白”、机灵的白狐、呆萌的小浣熊、圆滚滚的柯尔鸭,以及形态各异的鹦鹉,在饲养员的精心照料下,来到了这两所学校进行友好访问。它们与甘肃的小记者们共同参与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野生动物保护科普课程。与此同时,标志着“甘肃小记者社会实践示范学校”称号正式落户这两所学校,为新学期的甘肃小记者成长计划开启了崭新的征程。这一举措旨在让校园成为孩子们与自然亲密接触、学习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生动课堂。

“我宣布‘甘肃小记者社会实践示范学校’正式挂牌”,随着主持人的话音落下,清华小学和安乐村小学的同学们正式成为甘肃小记者团队的新成员,将开启甘肃小记者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作为甘肃小记者代表,安乐村小学王馨博同学表示,成为甘肃小记者团队的成员,能够让她有机会参与更多社会实践活动,更多接触社会,提高写作能力,在沉浸体验中拓展思维宽度,在体验中进步,在实践中成长。

“这么多可爱的动物,为什么会灭绝呢?”作为甘肃小记者社会实践示范学校,安乐村小学和清华小学先后开启了首堂甘肃小记者成长计划科普课,邀请兰州野生动物园的专家老师及萌宠小动物们进校园举办科普活动。活动现场,兰州野生动物园的陈蕊玉老师抛出诸多问题,教室里立刻举起一片“小手森林”。“是因为人们乱砍树,破坏了它们的家!”六年级(3)班的小记者夏伊回答。“还有人盗猎动物卖钱!”小记者梁芷菡急忙补充。陈老师笑着点头,用PPT展示出藏羚羊、东北虎的图片:“大家说得都对!除了人为破坏,环境污染、气候变暖也会威胁动物生存,这就是我们要保护它们的原因。”

讲座以《领略科学魅力,解锁自然密码》为主题,分为珍稀动物知识、动物奇趣现象、动物环保知识三部分。讲到小浣熊“洗东西”的习性时,陈老师播放了一段短视频:视频里的东北虎威风凛凛。“老师,东北虎还有野生的吗?”安乐村小学的小记者王馨博问道。陈老师耐心解释:“野生东北虎的数量由东北虎豹国家公园试点之初的27只增加到现在的70只左右,栖息地覆盖该国家公园80%区域。”生动的讲解让同学们听得入迷。

现场还摆放着红腹锦鸡、金刚鹦鹉的羽毛标本,翅膀展开的鹦鹉羽毛鲜亮,仿佛下一秒就要蹦跳起来。“老师,鹦鹉能学人说话,是因为它和人一样有舌头吗?”小记者们围着鹦鹉,问题一个接一个。陈老师指着鹦鹉,“秘密在这里!鹦鹉的鸣管结构特殊,能模仿各种声音,就像自带‘录音棚’一样。”同学们听得瞪大了眼睛,时不时发出“哇”的惊叹声。

“靠近羊驼可别吓到它!”讲座结束后,羊驼“小白”所在的互动区成了最热闹的地方。“小白”身披白色的蓬松毛发,圆溜溜的眼睛打量着围过来的小记者,偶尔甩甩尾巴,模样乖巧。饲养员老师站在旁边,手把手教孩子们互动:“大家轻轻摸它的脖子,不要拽毛,也不要大声吓它哦。”

清华小学的小记者陈傲野紧张地伸出手,指尖刚碰到“小白”的毛,就忍不住笑了:“好软啊!比我家的毛绒玩具还软!”“小白”似乎感受到了善意,轻轻地点点头。旁边的白狐则自带“高冷范儿”,雪白的皮毛在阳光下发亮,它趴在饲养员脚边,偶尔抬眼扫过孩子们,引得大家纷纷拿出相机拍照。“它好傲娇啊,都不看我们!”小记者们小声议论着,却没人舍得离开。

在小浣熊互动区里,笼子里的它灵活地爬上爬下,“它的爪子好小!”安乐村小学的小记者王馨博蹲在地上抓拍,生怕错过可爱瞬间。柯尔鸭的小身子像个小绒球,偶尔“嘎嘎”叫两声,和同学们的笑声混在一起,成了校园里动听的声音。

活动在欢声笑语中缓缓落下帷幕,小记者们的脸上洋溢着不舍之情。他们感慨万分地说:“今天,我们不仅揭开了许多动物神秘的面纱,还学到了如何去关爱和保护它们。今后,我一定要保护树木,不让鸟儿失去家园;守护森林,让野生动物拥有自己的温馨家园。”清华小学的小记者陈傲野自豪地表达了自己的决心。与此同时,安乐村小学的小记者夏伊也坚定地表示:“从今往后,我要努力写好每一篇科普作文,把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记录下来,努力成为一名优秀的小记者!”

自本次野生动物保护科普校园活动启动之际,甘肃小记者们将陆续在多家合作学校开展一系列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这些活动将深入传授更多环保观念和科学知识,旨在培养学生们对自然的关爱及对科学的兴趣。

责任编辑:admin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