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春意盎然,赏花时节如期而至。提及古都洛阳的著名花卉,人们脑海中首先浮现的必然是被誉为“甲天下”的牡丹。牡丹之雍容华贵,不仅代表着其自身的高贵气质,更象征着那个盛唐时期般的繁荣盛世。然而,今人往往忽略了这样一个事实:在牡丹盛开的绚烂之前,中古时代的洛阳早已被另一种花朵的绚丽所装点,那便是中原大地上绵延数千年的桃花,它们以独特的风姿,为这座千年古都增添了一抹别样的春色。
考古研究业已明确证实,桃树作为我国的重要树种,其原产地便是我国。关于桃树果实被用作食物的历史,据推测起源于我国南方地区。距今约7000年的浙江河姆渡遗址中,考古学家发现了野桃核的遗存,这表明桃树果实作为食物的历史悠久。相较之下,桃树作为食物传入中原地区的历史则相对较晚。在距今约3000年的安阳殷墟遗址中,尚未发现桃核的踪迹,说明桃树在中原地区的普及和使用可能还要晚于南方地区。
在遥远的西周时期,桃树已在洛阳盆地周边广泛种植,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当时,武王姬发率领军队剪除商朝的统治,胜利归来后,他曾在华山之阳牧马,在桃林之野放牛。这里的“桃林”并非虚构,而是一个真实的地名,它位于现今河南省三门峡市与陕西省潼关县之间,是洛阳盆地通往关中平原的必经之地。随着周公旦在洛邑的营建,河南西南部至江汉平原北部出现了《诗经》中的“周南”这一地名。而“桃之夭夭,灼灼其华”这句脍炙人口的名句,正是出自《诗经·周南》中,成为了后人津津乐道的经典之作。
考古证据显示,西周初期华北已经出现桃的栽培品种,但“桃林”这样的地方或仍以野生品种为主,果实的鲜美与后世有很大差距。先秦时代的良种桃大概极为稀缺,否则春秋时“二桃杀三士”的逻辑就显得更加不可思议。
两汉时期,北方桃树的人工培育取得很大进展,新品种层出不穷,甚至伴随丝绸之路远传至西域。唐代史家专门记录一笔的撒马尔罕金桃,就是中原品种在中亚再度改良优化的成果。随着良种桃树经济价值的不断凸显,大面积人工栽培成为可能。
西晋时,那位少年时因丰神俊朗而被首都仕女围观的潘岳,在河阳县(今洛阳市孟津区境内)任职,下令百姓在洛阳城北的丘陵山地广种桃树和李树。这一可能原本出于改善百姓生计考虑的施政措施,使河阳意外获得“花县”的美誉,桃花的观赏性在此凸显。南北朝时期文学家庾信甚至将“河阳一县花”与“金谷满园树”相提并论。
金谷园是潘岳政治盟友与文学同道石崇在洛阳城郊的园林别墅,与河阳县隔黄河相望。石崇是著名富豪,对金谷园的打造不遗余力,自称“有清泉茂林,众果、竹、柏、药草之属,莫不毕备”。其中的“众果”,应包括桃树。
中古洛阳屡遭兵燹,城内外的园林营造则不断推陈出新,其间桃树一直占有重要地位。《洛阳伽蓝记》记载,北魏孝文帝迁洛后营造的华林园中,“有仙人桃,其色赤,表里照彻,得霜即熟”,据说即是王母蟠桃的人间变种。
桃树,以其丰硕的果实闻名,却不宜孤立种植,而需连绵成片,形成林海。这份春天的瑰宝,自唐朝延续至今,在洛阳城内外,无数座桃园如珍珠般点缀,它们在青翠的飞檐翘角与绵延的烟树之间,织就了一幅幅绚烂的红霞画卷。若站在白居易曾居住的香山之巅,极目远眺,那河阳的花海在天地交界处翻涌,宛如一股压倒性的芬芳氤氲,令人心旷神怡。
我们有充分的根据推测,当少年时期的王维创作《桃源行》这首七言古诗,向陶渊明致敬并写下“两岸桃花夹古津”的诗句时,他的想象中可能正是洛阳与伊水两岸那壮丽的春日风光,那正是《洛阳女儿行》中所描绘的,廊下檐前盛开的绚丽桃花景象。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 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或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工作人员联系(18731251601),我们将第一时间与您协商。谢谢支持!
- 长征七号改再立功!中星3B卫星成功入轨赋能通信网络2025-05-23
- 揭秘塔克拉玛干考古队"与世隔绝"背后的丝路密码2025-05-23
- 徐汇区试点24小时投放,志愿者巡查发现市民自觉性超预期2025-05-23
- 梅花奖42年首落上海!〈智取威虎山〉重制布景点燃开幕之夜2025-05-23
- 北横中运量公交动工在即,上海构建“骨干线+接驳线”立体交通网2025-05-23
- 虹口区全年GDP实现8.2%的增长,增速位列上海全市第一2025-05-23
- “全民监工地标”现象背后:北外滩的“十年造城”野心与底气2025-05-23
- 人工智能技术在旅游领域的应用给从业人员的知识结构带来巨大变化2025-05-21
- AI在旅游业的应用已渗透进多个环节 部分服务正逐渐由AI替代2025-05-21
- 淮剧机器人惊艳夜空:数字非遗如何玩转"科技+文化"跨界2025-05-21
- 兰州市建立大学生就业创业服务驿站入选中国就业十件大事及地方就业创新事件2025-05-21
- 7300家首店背后的"上海密码":制度型开放打造消费新生态2025-05-21
- 从"人造太阳"到"工业红娘":上海八大科技赋能者重塑全球产业版图2025-05-21
- 洋山港第三座自动化码头开建:6100米岸线托举1160万箱新产能2025-05-21
- "量子城市"上海实践:曹杨2平方公里全域建模背后的治理革命2025-05-21
- 婚姻登记"全国通办"首日:沪漂情侣终结9年返乡办证史2025-05-21
- 7万株薰衣草绽放:上海最大紫色花海下周迎最佳观赏期2025-05-21
- 五一北京口岸迎出入境高峰!31万人次“激流”通关 首都机场日均4.5万2025-05-18
- 2025年启动文明对话新矩阵 20+大展联动科技与历史2025-05-18
- 甘肃庆阳举办劳务招聘会 350展位+1.2万岗位促就业2025-05-18
- 最新文章
- 热点内容
-
- 新版职业病目录由原10大类132种
- 甘肃省2025年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
- 干燥空气易诱发呼吸道不适、皮肤
- 长春冰雪新天地开工仪式上 巨大
- 民族风情浓郁的国家级非遗节目集
- 民航一季度成绩单亮眼:三大运输
- 从反复咳嗽到手术取物 医生提醒
- 打造安心未来,前海人寿科普终身
- 电视剧《北上》开播 展现运河文
- 岷县社火巡演:千年非遗焕新 演
- 近期黄淮中西部、华北南部及陕西
- 甘肃民勤:志愿者义务植树压沙
- 兰州新区举办2025春风行动人才交
- 清水县打造"享老"新样本:构建
- 非遗传承人毕六福:坚守96道工序
- 中国企业联合会向社会发布“中国
- 调查显示:高校博物馆受大学生青
- 桑葚酒是是水果酒之中的极品 喝
- 甘肃中医药古籍“活起来”!2家
- 今年1至10月规上轻工企业实现营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