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乐知生活在线 生活快报
分享

作为我国独树一帜的绕黄河亚高原马拉松赛事,跑者们在这条平均海拔高达1520米、空气含氧量仅相当于海平面75%的赛道上奋力奔跑。面对强烈的紫外线照射和容易口渴等种种挑战,兰州人民以“400万人为4万跑者加油”的盛大阵势,成功化解了这些困难,为参赛者们提供了强大的精神支持。

河南籍跑者程泉在参加第七届兰州马拉松赛事时,依然被现场的氛围深深震撼:“兰马的加油声真是全国最响亮的!”来自北京的跑者翁锋也表示,今年他计划在每公里的赛道上尽可能多地捕捉那些充满热情的瞬间。回忆起去年的参赛经历,翁锋坦言自己是孤身一人前来,当时几乎不认识任何人。然而,短短一年时间,他已经结识了许多兰州的朋友。“他们告诉我,会在8公里、10公里、14公里和18公里处,用自家的锅为我敲击加油,所以我会在每一个重要节点停下来,用相机记录下这些温馨的时刻。”说到这里,翁锋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兰州本土的跑者韩毅更是自豪地表示:“兰马的氛围堪称‘天花板中板’,赛道两旁的风景美不胜收,喷淋点的设置也十分贴心。整座城市都在像呵护自己的孩子一样,精心呵护着这场赛事。”

为了提前适应环境,不少外地跑者提前一周就抵达了兰州。他们的到来,成为了外界了解兰州的窗口。

来自河南濮阳的跑步主播李太偏在熟悉赛道的同时,不仅向跑友们安利关于兰马、关于兰州的美食美景,还为了吃一碗家庭版的浆水面专程拜访本地跑友,体验家宴温情。他坦言,提前来兰州更像是为了适应自己的胃。“我特别喜欢吃的一道兰州美食是浆水面。兰州跑团里有一个非常有威望的老师,他的拿手好饭就是浆水面。知道我好这口,就邀请我到他家,亲自和面、擀面,用他发酵的浆水,给我做了一碗非常好吃的浆水面,让我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兰州人民的热情。”

李太偏口中热情的跑友大名鼎鼎,他就是跑马圈中尊称为“徐师傅”的徐世海。作为一名自兰马创办以来从未缺席的资深跑者,60岁的徐世海从164斤的亚健康中年蜕变为全马破3的“跑者传奇”,14年间用160多场马拉松书写了半生的热血篇章。

另外,李太偏还打卡了水墨丹霞景区,惊叹于“山里的电梯”;柳狮狮则计划赛后深度游览黄河风情线。有数据显示,兰马期间兰州酒店预订量同比上涨200%,省博物馆、简牍博物馆参观人数创新高。“兰马领路书”和参赛包、代金券,更成为跑者的“文旅指南针”。

“兰马是马拉松,更是兰州人的节日。”正如李太偏所言,这场赛事已超越体育本身,成为城市与跑者的情感纽带。从志愿者全程引导、出租车司机认出跑友抖音号,到烤肉店老板赠送“熟客”羊肉,兰州用细节诠释好客之道。而跑者们也用脚步丈量、用镜头记录,将兰州热情传播至全国。兰马组委会表示:“未来将继续深化‘体旅融合’,让赛事成为展示兰州历史、美食、风情的窗口。”

在白塔山之巅,李太用镜头捕捉到了兰马赛道的全景,而当翁锋的镜头穿梭于热情洋溢的观众之中,敲锅加油的声音此起彼伏,兰马早已超越了竞技的范畴。它以“马胜利”的可爱形象、羊皮筏子的激昂呐喊、牛肉面的袅袅热气,构建起了一个体育与旅游完美融合的立体网络。正如韩毅所言:“兰州人视兰马如己出,从赛道上的喷淋设施到文创设计,无不彰显着我们的热情,你感受到了吗?”这份热情,伴随着400万次的加油呐喊、4万双跑鞋的足迹,成为了丝绸之路名城赠予世界的新名片。

2025年兰州马拉松,不仅是一场体育盛宴,更是一场文化盛宴,是对这座城市的一次深情告白。在这里,体育与文化旅游的融合正孕育着新的活力,共同描绘着“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崭新篇章。

发布时间:2025-05-24 08:21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 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或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工作人员联系(18731251601),我们将第一时间与您协商。谢谢支持!

相关阅读
关键词:
最新文章
热点内容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