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生活在线 正文

近日,在兰州海亮实验学校的操场上,随着一声响亮的“发射”指令,一艘名为“飞天梦”的伞降火箭腾空而起,直冲云霄。五彩斑斓的降落伞在空中徐徐展开,标志着第二届“未来少年”信息科技节的盛大开幕。这场盛宴不仅融合了传统与现代科技元素,更洋溢着无限的创意与奇思妙想,为观众带来了一场前所未有的科技视觉盛宴。

快看!现场沸腾了!宇航员与飞天女神的共舞成为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舞台两侧的同学们兴奋地踮起脚尖,纷纷举起手机,激动地指向中央的表演区域。由本校同学们自编自演的节目《飞天织梦星舷共舞》无疑是开幕环节的“爆点”。穿着银色航天服的演员们与身披飘逸飘带的“敦煌飞天”在舞台上翩翩起舞,他们的身影在背景屏上与流转的星云和莫高窟壁画相互映衬,传统美学与未来科技的完美融合,让整个舞台充满了神奇的魅力。观众席上,掌声与惊叹声此起彼伏,仿佛每一个观众都被这场视觉与情感的盛宴深深吸引。

随后,宇树机器人的登场更是点燃全场热情。人形机器人随着《东方红》的旋律灵活摆臂,机器狗则迈着稳健的步伐穿梭在舞台边缘,不时与前排学生“击掌互动”;空中,无人机悬挂党旗国旗编队飞行、“战斗机”模型特技表演,引来阵阵掌声。

“大家看,这个‘自循环虹吸系统’不用电,就能让水在模型里自动流动,以后可以用在生态农场里!”三年级的同学戴着小话筒,站在自己的作品前,认真地向参观的老师和家长讲解。在学生科创作品展示区,一至七年级的“小发明家”们围绕“未来家园”“未来国防”“未来航天”三大主题,展出了近百件“脑洞大开”的作品。

“未来国防”展区里,六年级同学制作的“战斗机”模型能通过遥控器完成翻滚、俯冲等特技动作,旁边的“等离子炮”概念设计图上,还贴着同学们手绘的“能量核心”示意图;“未来航天”展台前,月球基地模型里的“太阳能板”会随着灯光转动,卫星模型的“天线”则能灵活调整角度。

“科技大篷车来啦!”随着一声呼喊,兰州市科学技术协会带来的“移动科技馆”前迅速排起了长队。同学们轮流上手操作趣味实验装置,有的转动手柄观察“静电章鱼”的“头发”竖起来,有的通过透镜组合看到自己的“倒立影像”,还有的在3D打印体验区等待属于自己的小摆件。

随着最后一缕夕阳的余晖洒满校园,科技节的狂欢在师生们的欢声笑语中画上了圆满的句号。许多同学在离场时仍兴奋地讨论着:“明年我一定要制作一个能够交流的机器人!”“我将来要致力于研究真正的火箭技术!”这场科技节不仅将校园变成了一个充满奇幻色彩的“未来乐园”,更在孩子们幼小的心灵中播下了“建设科创强国”的火种。

责任编辑:admin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