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生活在线 正文

近期,我国教育部积极部署,要求全国各地及各高校紧抓秋季招聘的黄金时期,以“金秋硕果,职场未来触手可及”为主题,在2025年9月至11月期间,集中举办“金秋启航”校园招聘月系列活动。活动将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广泛整合各类用人单位的岗位资源,拓宽市场化、社会化的就业渠道。同时,我们将精准提供就业指导服务,助力毕业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提升就业技能,以便他们能够早日实现就业梦想。

1    开展校园专场招聘活动

各地各高校充分发挥校园招聘主渠道作用,打造“金秋启航”校园招聘活动品牌。大力开展“小而精、专而优”的专场招聘活动,切实提高校园招聘活动实效。鼓励各地建立区域性就业联盟,组织开展区域性“千行万业供需对接会”。教育部将会同有关部门持续办好“国聘行动”“优企进校招才引智”专项行动、“百城千校万企促就业行动”等品牌活动。依托国家大学生就业服务平台,持续举办线上专场招聘活动。活动期间,预计将举办省级招聘活动600余场,校级招聘活动近1万场。

2    开展定向访企拓岗活动

各地各高校结合本地各高校和校内各专业上届毕业生去向落实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高校书记校长访企拓岗促就业专项行动”,重点面向未吸纳本校毕业生的规模以上企业、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等开展定向访企拓岗。认真落实访企拓岗两个“不少于100家”和一个“不少于10家”工作要求。各地加强工作统筹和督促指导,组织高校开展集体访企拓岗,鼓励组织学生一起访企,建立校地校企常态化供需对接机制,力戒形式主义,确保取得实效。

3    开展就业能力提升活动

各地各高校充分利用“互联网+就业指导”公益直播课等各类资源,通过校园专场招聘、简历撰写指导、面试求职培训、一对一咨询等多种形式,为毕业生提供个性化、精准化就业指导和服务,帮助毕业生提前做好求职就业准备。对社会需求不足的学科专业,深入实施高校学生就业能力提升“双千”计划,加快“微专业”和职业能力培训课程建设,帮助学生补齐知识和技能短板,拓宽就业渠道。持续实施“宏志助航计划”,为重点群体毕业生提供精准培训和岗位推荐。

4    开展主题宣传教育活动

各地各高校组织开展“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系列宣讲、“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卓越奖学(教)金”推荐宣传等活动,宣传毕业生赴城乡基层、产业一线建功典型,引导毕业生树立正确成长成才观和择业就业观。同时,加强毕业生就业安全教育,及时发布虚假招聘、求职诈骗等典型案例,增强毕业生法治意识和风险防范能力。

5    开展就业实习实践活动

各地各高校高度重视大学生就业实习实践工作的加强,致力于统筹协调好就业实习与教学实习等环节,确保各项工作的有序衔接。通过充分利用供需对接就业育人项目、校企共建实习基地等多元化资源,积极组织高校毕业生广泛参与就业实习实践,以提升他们的职业素养和就业竞争力。 为深化教育与实践的结合,支持高校与用人单位共同探索“实习—毕业—就业”的贯通培养模式,确保实习经历与毕业、就业需求紧密对接。同时,充分利用国家大学生就业服务平台这一重要平台,归集并发布更多企业的实习岗位信息,为学生提供更多选择和机会,助力他们顺利实现从校园到职场的过渡。

责任编辑:admin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