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生活在线 正文

江西省万安县弹前乡旺坑村的卢先佐夫妻俩最近正忙于为女儿筹备婚礼,在村委干部的多次诚恳沟通后,他们同意将原本商定的彩礼金额从10多万元减少至5万多元。

几年前,在我们这片土地上,一些家庭在嫁女儿时,彩礼的金额动辄高达十几万,甚至有的家庭要求几十万元。这样的高额彩礼让原本感情融洽的年轻人婚事频临困境,甚至陷入僵局。近日,旺坑村党支部书记刘玉彪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透露,为了扭转这一不良风气,近年来当地政府积极引导党员干部带头践行移风易俗,同时加大了宣传力度,努力逐步改变这一陈旧习俗,以期营造更加和谐的社会氛围。

成效背后是各部门齐抓共管形成合力。如最高人民法院发布涉彩礼纠纷司法解释和典型案例,为治理高额彩礼问题提供司法指引;民政部推动修订《婚姻登记条例》,推进婚俗改革试点,倡导文明婚俗;农业农村部牵头开展大操大办问题治理;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等部门积极指导各地搭建婚恋服务平台,提供婚恋公益服务。

不少地方将彩礼问题纳入村规民约,充分发挥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等群众性自治组织作用,加强自我管理。

山西省运城市盐湖区出台的《关于加强和规范农村(社区)红白理事会工作的指导意见》里,明确规定了婚嫁中的多项标准,其中彩礼金额原则上不超过6万元。

一些地方还探索通过“低彩礼”“零彩礼”激励措施,引导人们积极转变观念。记者在宁夏调研了解到,当地对支持婚俗新风尚的群众除提供荣誉奖励外,还在产业扶持资金、创业贷款、社区工作者招录等方面予以支持。

27岁的王瑶在去年喜结良缘,嫁至宁夏吴忠市利通区东塔寺乡白寺滩村。她以实际行动响应并践行“低彩礼”婚俗的新风尚,因此获得了村民的认可,并被推选为村里的后备干部。王瑶深知,在婚姻中,彩礼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对方的品质和为人。作为村里的宣教团成员,她决心将个人的经历分享给更多的村民,希望通过自己的故事,激励大家共同推动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

根据各地反馈的信息,自宁夏自2024年开始整治以来,彩礼金额较整治前减少了35%;福建省11个问题较为严重的县,彩礼水平较2022年降幅超过15%;江西省彩礼金额超过15万元的县(市、区)数量由原来的52个减少至13个。

责任编辑:admin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