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生活在线 正文

随着汽车行业在电动化和智能化领域的飞速发展,隐藏式车门把手凭借其独特的美观性和强烈的科技感,已经在市场上得到了广泛的运用。一位汽车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这种车门把手不仅提升了人与车辆之间的互动体验,让车主能够通过语音控制、按键操作或是使用钥匙等多种便捷方式轻松开启车门,还使得整车的外观造型更加流畅和现代化,有效降低了风阻系数,减少了电能的消耗。这些改进使得车辆的续航里程可以提升5至10公里。根据最新的市场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市场上新推出的车型中,超过60%都配备了隐藏式车门把手。

然而,近期在市场上的应用中,隐藏式车门把手显现出诸多问题。

“打车时不知道咋开门,被司机嫌弃了”“东北天气太冷,隐藏式车门把手不能正常弹出”“车辆发生剧烈碰撞后变形,依赖电子系统的把手无法开启”……隐蔽无标志、识别操作难、夹手、存在潜在逃生风险等问题,让隐藏式车门把手受到质疑。

通过设计创新吸引消费者无可厚非,但保证安全应是底线和前提。部分车企已经关注到了这方面的安全隐患。例如吉利汽车公开了一项隐藏式车门把手紧急解锁专利,通过机械传动+双电路备份+低温自加热技术,让车门把手在碰撞、断电、极寒等极端情况下仍可手动解锁。

目前,汽车车门把手的设计与制造在行业内尚未形成统一的标准和规范。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工业和信息化部已公开启动了对《汽车车门把手安全技术要求》强制性国家标准的制修订计划项目的意见征集工作。该技术要求涵盖了多个方面,包括但不限于:应急式车门内把手的安装规范、隐藏式车门内把手和应急式车门内把手的标识要求、电动式车门外把手的防夹功能及其试验方法、车门外把手和车门内把手的结构强度及其试验方法,以及电动式车门把手的动态性能试验要求与试验方法等。通过这些规定,旨在提升汽车车门把手的整体安全性能,保障消费者的人身安全。

专家强调,技术规范的制定对于增强汽车车门把手的整体安全性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具体来说,从救援逃生的角度出发,我们应当强化汽车车门外把手在遭遇碰撞、车辆起火等紧急事故时的安全性能。这包括要求增加机械保护或断电保护等安全冗余设计,确保在断电或碰撞等紧急情况下,车门系统仍能顺利开启,以便进行有效的救援和逃生操作。 此外,我们还需要在翻滚或坠落事故中,确保车门把手不会误操作,以此降低乘客跌落的风险。同时,对于隐藏式车门内把手和应急式车门内把手,必须规范其易于识别的安全标志,并保证这些标志在紧急情况下依然清晰可见,从而降低乘客在紧急状况下的逃生难度。 最后,我们还必须确保车门把手的结构强度,以防止在事故发生后,门锁操纵机构的功能丧失,进一步保障乘客的安全。总之,通过这些技术要求的制定,我们可以全面提升汽车车门把手的整体安全性,为乘客的生命安全提供更加坚实的保障。

责任编辑:admin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