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生活在线 正文

不仅在使用过程中存在诸多不便,如难以寻找、开启不畅、易导致手指被夹,而且在紧急情况下救援和逃生都面临重重困难。近期,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开发布了征集意见的通知,针对《汽车车门把手安全技术要求》(以下简称《技术要求》)这一强制性国家标准的修订计划项目。其中,明确指出了隐藏式车门把手、应急式车门内把手等关键技术规范的问题。未来,随着这一强制性国家标准的制定和实施,有望有效填补目前汽车车门把手安全监管的空白,为广大消费者提供更为安全可靠的驾驶保障。

近期,我国相关主管部门对隐藏式车门把手等设计进行了严格审查,这标志着今年安全监管信号的重要释放。显而易见,从强制要求动力电池“不起火、不爆炸”,到整治智能辅助驾驶领域的不良现象,工信部近期频繁采取行动,对智能新能源汽车的安全审查给予了高度重视。业界普遍认为,这些主管部门的连续举措,旨在纠正我国智能网联汽车发展过程中过分追求创新、过分强调炫技而忽视安全的现象。

隐藏式车门把手只是汽车身上一个“不起眼”的开门设计,然而在过去发生的多起事故案例中,因隐藏式车门把手引发的舆情却让人不容忽视。

例如,2022年,一辆雷克萨斯LM车型碰撞后出现车门锁止状态导致救援困难,引发关注。在随后几年,因断电导致车门失效影响救援和逃生的事故时有发生。今年3月小米SU7的高速碰撞事故,全车断电导致车门无法开启。

所谓隐藏式车门把手,就是在设计时把车门把手“藏起来”,与车身融为一体,让汽车外观显得简洁流畅,也具有一定优化风阻和续航的功能。使用时,能通过感应装置自动弹出和收回。目前采用隐藏式车门把手大多是新能源汽车。

谈及隐藏式车门把手的发展,业内人士直指近年车企爱“炫技”的发展趋势。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专家委员会委员章弘表示,隐藏式车门把手成为新能源汽车的一个身份象征,如果不用隐藏式车门把手设计,新能源汽车的车型很可能会被认为是技术落后。

除了对救援等安全隐患构成影响之外,隐藏式车门把手还存在诸多“弊病”。近年来,在社交平台上,北方车主们纷纷抱怨:在气温较低的季节,隐藏式车门把手往往会被冻住,导致无法顺利打开车门。与此同时,这类新型车门把手的维修成本也相当高昂。在广州汽修市场拥有二十多年从业经验的维修技师陈德强表示,智能车所采用的电子感应式把手,其单次维修费用高达2000元以上,是传统机械把手维修费用的5倍之多。

《技术要求》文件中指出,当前市场上的车门把手产品在设计和功能上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趋势,其工作原理和形式各具特色。然而,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这些产品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如强度不足、控制逻辑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等。此外,针对隐藏式车门把手,文件特别强调了在极端情况下,如车辆碰撞或断电时,可能给逃生与救援带来的风险。因此,文件要求必须配备机械解锁装置,以确保在断电、碰撞等突发情况下,乘客和救援人员仍能手动开启车门,保障生命安全。 除此之外,《技术要求》还对隐藏式车门内把手和应急式车门内把手的安全标志提出了规范要求。文件明确指出,这些安全标志必须易于识别,确保在紧急情况下,乘客和救援人员能够迅速找到并使用这些安全设施。同时,文件还要求这些标志的可见性必须得到保证,以便在车辆内部各种光线条件下都能清晰辨认。通过这些规范,旨在进一步提高车门把手的整体安全性能,为乘客提供更加安全、可靠的出行保障。

责任编辑:admin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