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生活在线 正文

位于我国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伊宁市的伊犁老城文化旅游区(以下简称伊犁老城),以其独特的民居风貌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被誉为“民居博物馆”。近年来,当地政府积极深入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将那些“藏于深巷”的非遗代表性项目转化为游客可以沉浸式体验的DIY活动。这种做法既坚守了非遗传承的初心,又以创新的力量为文化旅游业注入了新的活力,实现了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非遗的活力源自其所依存的文化土壤。在伊犁老城致力于维护“蓝街、马车、工坊、民居”等原生风貌的同时,它优先引进非遗工坊和传统手工艺店等经营模式,使游客得以亲身体验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

“我们希望游客能在指尖互动中,触摸传统技艺的温度,感受非遗的厚重。”伊宁市卡山其民俗旅游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旅游计调负责人依木兰·普拉提介绍,伊犁老城不仅保留了做花帽的“朵普其”、做皮质用品的“昆其”、做铁皮桶的“切来克其”,还引入全疆各地的非遗代表性项目。“希望游客朋友们能在这里感受多元非遗,亲手制作专属的非遗物品。”依木兰·普拉提说。

在伊犁老城,朴匠非遗工坊负责人、伊犁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皮具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曹红兵正专注地打磨着一件皮具。

当地传统皮革手工技艺多做马鞍、传统皮鞋,曹红兵凭借其设计专业的优势,在传承传统技艺的基础上大胆创新,将当地人文历史、民俗风情融入作品,推出羊皮烫画等文创作品。融入了哈萨克毡房、少数民族乐器等元素的文创产品,成为游客体验非遗的热门选择。“游客亲手制作时,能更深入了解新疆文化,这就是文旅融合的意义。”曹红兵说,目前工坊还享受到房租减免等政策扶持,为非遗传承注入了更多动力。

走进归迹·马文化集成店,画师坐在一角,手中的画笔在拼皮棒球帽上勾勒出白马图案,栩栩如生。店铺创始人阿孜古丽·吾甫尔的新疆毛皮画于2022年4月被列为乌鲁木齐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

“伊犁是‘天马之乡’,我们在皮毛一体的马皮上进行手工绘画,每幅图案都是独一无二的,让非遗与旅游深度融合。”店长茹柯耶·艾散介绍,店铺还开发出马毛笔记本、首饰等文创衍生品,深受年轻人喜爱。

在金秋时节的伊犁古城,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仅局限于展柜中的手艺展示,更是在街巷间“流淌”的丰富文化。

伊犁老城的非遗传承保护工作,其核心宗旨在于让那些历经岁月沉淀的传统技艺重新融入我们的日常生活,让那些承载着深厚文化记忆的元素与当代社会紧密相连。依木兰·普拉提在介绍这一工作时强调,通过精心培育非遗技艺的传承人,以及创新性地开发体验项目,我们不仅能够让如皮革制作、马皮绘画、沙粒画等非遗技艺在文化与旅游的融合中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更能够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交流与互鉴,从而在传承与发展中赋予伊犁老城以新的生命力,使其在非遗与文旅的融合发展中展现出更加璀璨的光彩。

责任编辑:admin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