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生活在线 正文

今年9月28日,连接贵州省贞丰县与关岭县的世界级交通工程——六安高速花江峡谷大桥宣告竣工并正式投入使用。这座被誉为“横竖”均为世界第一的超级桥梁,以其主桥跨径达1420米的壮丽身姿,荣登山区桥梁建设的世界之巅;同时,其桥面与水面之间高达625米的垂直距离,也刷新了世界纪录。六安高速花江峡谷大桥的建成,不仅标志着我国桥梁建设技术的重大突破,更将成为贵州六枝至安龙高速公路的重要交通枢纽,极大地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和人民出行便利。

花江峡谷大桥的总长度达到2890米,横跨被称作“地球裂缝”的花江大峡谷。自从大桥开通以来,原本需要耗费2小时绕行的贞丰县至关岭县之间的花江峡谷两岸,现在仅需2分钟便可直达,成功将“天堑”转变为“通途”。

在建设过程中,面对深谷险峻的自然挑战,建设者创新运用多项科技手段。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植入主缆的“智慧索”——三根内置光纤光栅的传感器,可实时监测主缆的应力、温度与湿度等数据。

主缆是悬索桥的“生命线”,一旦安装便不可更换。传统监测需通过变形反算受力,而“智慧索”实现了24小时动态监控。当湿度超过64%会自动打开除湿机,有效预防封闭空间内冷凝水导致的锈蚀风险,为大桥百年寿命保驾护航。

面对1420米超级跨径带来的巨大压力,工程团队突破传统铸造工艺,首次采用了锻焊结构索鞍。通过数万次精密锻造,使鞍体最大单件重量减至41.3吨,抗压强度反而提升44%。新工艺不仅减轻了重量,更降低了运输吊装难度,真正实现“轻装承重”。

大桥锚碇如同扎稳马步的“脚掌”,单个混凝土浇筑量达16万立方米。施工期间,团队创新利用路基开挖的白云岩碎石研磨成粉,替代紧缺的粉煤灰。经过三个月反复配比实验,最终实现“就地取材”,节省材料费约500万元左右,上演现代版“点石成金”。

大桥在设计阶段便强调与周边旅游资源相融合,秉持“桥上打造吸引力,桥下培育生产力”的指导思想,引领了全球桥旅融合发展的先河。展望未来,这座横跨峡谷的壮丽大桥,不仅是一条重要的交通线路,还将成为助力两岸民众共同富裕的重要动力源泉。

历经三年时光,花江峡谷大桥的建设团队凭借北斗系统辅助施工、无人机高空精准作业等先进技术,实现了600米高空毫米级精度的施工目标。他们的努力不仅展示了我国在智能监测和超高强度材料领域的应用实力,更为全球桥梁建设领域贡献了独特的“中国智慧”。

责任编辑:admin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