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生活在线 正文

坐落在武威市凉州区黄羊镇北方20公里处的甘肃农垦集团黄羊河玉米种植基地,在夕阳的映照下,天际染上了斑斓的晚霞,使得广阔的农场田地显得更加辽阔壮观,那翠绿的玉米田被披上了一层金黄的辉光。

“隆隆声响起——”那是重型农业机械的轰鸣,与“唰唰唰——”的秸秆切割和倒伏声交织在一起,农场员工们把握时机,抓紧收割新鲜甜玉米和糯玉米。

“我们这里是玉米种植的黄金纬度,北纬37度,今年虽然春旱,但及时灌溉施肥,运用水肥一体化技术,肥力厚、养分多,玉米出苗齐、苗壮,加上夏季雨水多、河西走廊的充足光照,玉米秆子蹿出几节高、结穗好,今年玉米喜获丰收了,1亩能收获1.3至1.4吨。”黄羊河农场职工张春年高兴地说。

地里,层层蓬勃舒展的玉米叶子随风舞动,墨绿色的波涛此起彼伏。黄羊河农场副总经理刘占奇随手掰了一个甜玉米棒子,剥开皮叶,露出了嫩黄的玉米粒。“全营养,可以吃!”他说着分给地头几位农场职工,大家都称赞比煮熟的玉米还香甜。

“这甜玉米不同于糯玉米,比较娇贵。摘收太早玉米籽粒是一包水,味道不甜但收迟了又变老了。需要在恰到好处的时节采摘,我们得计算着时间抢收。”黄羊河农场党委副书记马占山介绍。

黄羊河农场农机专业合作社职工陶书,驾驶着阿克斯波(OXBO)全进口多功能大型玉米收获机,奔驰田间,抢收玉米。他休息间歇,记者来到宽敞的驾驶室,目睹了他驾驶收获的全程。

陶书全神贯注地盯着前方玉米田,左手扶着方向盘,右手点击扶柄按钮,通过右前方小屏幕可随时监测收摘情况。驾驶室里播放着优美的音乐,减弱了室外机械的轰鸣声。机械前端割台7个分禾器精准地穿行在6行玉米带间,切割器切断玉米秸秆根部,并切成碎块自然落地。在摘穗辊和摘穗板的作用下,玉米果穗柄被拉断,果穗落入果穗仓里。

陶书像驾驶着一艘舰艇“劈波斩浪”,仅仅一个来回,就收获了1公里、12行玉米的果穗,果穗仓装满了玉米果穗。他将收获机开到地头上,一辆大型货运车正在等候。他点击操作按键,收获机自卸果穗仓缓缓升起,将玉米果穗悉数倒进大货车车厢里。

“我学会开玉米收获机有4年多了,这种收获机马力大、效率高、轮胎宽,小雨天也能收获。平均每天收获300多亩玉米,对玉米棒子的损伤率也很低。”陶书说。

大货车装满了10余吨的玉米果穗后,穿过高标准农田间宽阔笔直的道路,将收获的玉米果穗马不停蹄地运到加工车间,保鲜加工不能耽误工夫。

此时已是晚上8时许,在黄羊河农场食品公司,灯火通明,空气中洋溢着甜滋滋的味道。

在晾场地上,一堆堆刚拉运来的玉米棒子被工人送上传输带,自动进入一台台玉米剥皮机,机器上一组组齿轮箱将玉米棒子嵌住,快速旋转中,剥皮辊摩擦中将玉米苞叶剥离。一个个苞叶被机器剥离的果穗,经过传输带送往下一个环节,自动精细化去掉玉米须或者进行脱粒。

同时,剥皮、脱粒后产生的玉米苞叶、玉米须和玉米芯等,由传输带分离后堆成小山。“这些玉米苞叶等加工分离的副产品,还有大田里收获时粉碎的玉米秸秆等,都将用于加工玉米青贮饲料,变废为宝,经过牛羊养殖过腹还田,实现农业循环发展、绿色发展。”刘占奇说。

周边乡镇村庄被雇用的村民们,在生产线旁认真筛选,经过一道道环节,一筐筐脱皮干净、籽粒饱满、行列整齐的玉米棒被送往加工车间。

走进加工车间,通过透明密封的玻璃,里面热气氤氲。一条速冻玉米粒生产设备机声嗡嗡,严格按照规程加工生产。清洗环节去花丝,确保原料清洁卫生;漂烫环节蒸煮玉米,杀死细菌,防止破坏酶的活性;冷却环节,降低温度;速冻环节,对冷却后的玉米速冻处理;最后进行包装、冷藏、储存……生产出籽粒饱满、色泽鲜亮的速冻甜玉米粒。另一套真空玉米生产线主要加工糯玉米。

“这就是我们的‘黄羊河’品牌甜玉米、糯玉米,从田间到餐桌美食,2小时快速保鲜!”刘占奇自信地说,“经过严格的筛选环节和精良的工艺流程,快速锁住了玉米的新鲜,有效保存了玉米的膳食纤维、矿物质钾、维生素B2等营养成分,保持了每一粒甜糯玉米的最佳口感,籽粒饱满、软糯香甜,成为健康轻食的新选择。”

这,正是农垦技艺的磨砺,规范标准的塑造,孕育出深受市场喜爱的甜糯玉米,从而成为国内行业的佼佼者。

在晚上接近9点,也就是晚上7点钟左右,从田地里采摘的新鲜玉米已经完成了生产加工。当记者走出工厂大门,发现几辆冷藏货车正静静地停在那里,准备在第二天将货物运出工厂。

据了解,黄羊河农场在2009年成功建设了当时全国规模最大的真空保鲜糯玉米生产线,这一里程碑式的工程标志着我国糯玉米产业技术的重大突破。近年来,农场又投入建设,新添置了速冻玉米粒生产线,进一步丰富了产品线。目前,这两条生产线年产量达到5000万穗甜糯玉米,不仅满足了国内市场的需求,还远销至日本、新西兰、澳大利亚等多个国家和地区。值得一提的是,速冻玉米粒产品主要供应于国内高端餐饮市场,深受消费者喜爱。

责任编辑:admin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