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生活在线 正文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统计,今年前九个月,我国批发和零售业实现了10.5万亿元的增加值,同比增长5.6%,这一数值在GDP中的占比达到了10.3%。目前,我国批发和零售业的发展态势良好,为全面促进国内需求的增长以及增强国内经济循环能力提供了坚实的支持。

在批零行业领域,整体态势呈现出稳健发展的良好局面,且多元业态正迎来蓬勃发展的新阶段。具体来看,批发业方面,据商务部重点联系的商品市场数据显示,在1至9月间,利润额实现了同比增长8.2%。这一增长势头得益于工业消费品市场和生产资料类市场的强劲表现,其中工业消费品市场利润总额同比增长高达17.9%,而生产资料类市场利润总额同比增长6.4%。 转向零售业领域,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1至9月期间,商品零售总额达到了32.5万亿元,同比增长了4.6%。在零售业态方面,各类店铺的零售额均保持了增长,其中限额以上的便利店、专业店、超市、品牌专卖店和百货店的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了6.4%、4.8%、4.4%、1.5%和0.9%。此外,新兴业态如仓储会员店、集合店和无人值守商店的零售额更是保持了两位数的增长,显示出市场对于创新零售模式的强烈需求和接受度。

城乡市场同步发展,客流消费稳定增长。城市商业稳中向好。1—9月,商务部重点监测的全国78个步行街(商圈)客流量、营业额同比分别增长4.3%、4.4%。全国210个试点地区累计建设6255个一刻钟便民生活圈,涉及养老、家政、零售等商业网点150.3万个,服务社区居民1.29亿人。县乡市场活力凸显。据国家统计局数据,1—9月,乡村消费品零售额4.9万亿元,同比增长4.6%,增速高于城镇0.2个百分点,包括镇区和乡村的县乡市场规模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达38.8%。农村电商蓬勃发展。商务大数据显示,1—9月,全国农村网络零售额同比增长7.7%;农产品网络零售额同比增长9.6%。

在以旧换新的政策推动下,国货“潮品”的市场潜力得到了充分释放,深受消费者喜爱。这一政策效应持续发酵,成效显著。今年至今,已有超过7600万名消费者参与了家电以旧换新活动,购买了12大类家电产品,累计超过1.26亿台。同时,超过8100万名消费者选择了以旧换新方式购买手机等数码产品,数量超过8800万件。在全国范围内,共有8.7万家销售门店参与了电动自行车的以旧换新活动,累计换购新车超过1200万辆。 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在1至9月间,限额以上单位的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零售额同比增长了25.3%,而限额以上通信器材类零售额同比增长了20.5%。这一增长势头不仅体现了家电和数码产品的市场活力,也反映了消费者对国货品质的认可。 与此同时,老字号品牌也焕发出新的活力。各地纷纷推进2025年的“老字号嘉年华”活动,举办了超过220场特色活动,直接销售额达到了38亿元,并且带动了线上线下销售额高达169亿元。平台企业的数据显示,在1至9月期间,中华老字号餐饮企业的堂食交易额同比增长了23%,显示出老字号品牌在新时代下的强劲生命力。

责任编辑:admin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