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生活在线 正文

在今年3月份,全球范围内电动汽车(特别是乘用车)的销量呈现出显著增长,总量已突破160万辆,与去年同期相比实现了25%的同比增长率。在这其中,纯电动汽车的销量同比增长高达32%,销量达到了110万辆;而包含增程式在内的插电式混合动力车销量增速也达到了14%。从市场占有率的角度来看,3月份电动汽车在全球新车总销量中的占比达到了25%,而整个第一季度的占比为21%。这一系列数据清晰地表明,全球汽车市场正坚定不移地迈向电动化转型的道路,而电动汽车的市场占有率也在稳步上升。

中国在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增长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分会最新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中国新能源汽车在全球市场的份额已经增长至67.7%,这一份额的显著提升主要得益于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强劲发展。在此期间,中国新能源汽车对全球市场的增量贡献度高达84%,充分彰显了中国在这一领域的强大推动力。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自主品牌的新能源汽车在海外市场的表现同样十分亮眼。以2025年3月的数据为例,中国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车在海外市场的销量份额达到了11.7%,相较于2021年,这一数字增长了9.9个百分点,展现了我国新能源汽车品牌在国际市场的强劲竞争力。这一成绩不仅体现了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快速崛起,也为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当前,中国汽车品牌正以势不可挡之势席卷全球市场。其中,比亚迪凭借庞大的产品矩阵与海外市场的深度开拓,成为当之无愧的“领头羊”,且与第二名特斯拉的差距在逐步拉大;吉利、上汽通用五菱等传统车企依托创新产品持续巩固市场地位;小米、小鹏等新势力品牌也凭借差异化布局抢占市场份额。广汽埃安、问界等品牌则略微逊色,可见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日益白热化,远未到格局定型之时。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统计数据显示,2025年第一季度,随着一系列提振汽车消费政策措施得以延续并加速落地,我国汽车产销分别完成756.1万辆和74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4.5%和11.2%,汽车行业开局运行良好。其中,在政策和市场的双重作用下,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为318.2万辆和307.5万辆,同比分别增长50.4%和47.1%。

这一方面来自于国内市场的旺盛需求,另一方面也得益于出口的增长。具体来看,该季度新能源汽车国内销量263.3万辆,同比增长47.6%,新能源汽车国内销量占汽车国内销量比例为43.5%,较去年同期有明显提升。其中,新能源乘用车国内销量248.4万辆,同比增长47.6%;新能源商用车国内销量14.9万辆,同比增长48.6%。

出口方面,该季度新能源汽车出口44.1万辆,同比增长43.9%。其中,新能源乘用车出口41.9万辆,同比增长39.6%;新能源商用车出口2.3万辆,同比增长2.3倍。如果从动力类别来看,纯电动汽车出口29万辆,同比增长16.7%;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出口15.2万辆,同比增长1.6倍。可以看出,与纯电动汽车相比,插混车出口增速更猛,这一方面与欧盟反补贴税有关,另一方面可能是因为很多国家和地区充电基础设施并不完善。

此外,新能源汽车市场的销量之所以能实现快速增长,主要得益于电池级碳酸锂价格的下降、规模化生产带来的成本摊薄,以及政府补贴力度的加大。在这一背景下,新能源汽车领域的价格竞争愈发激烈。众多品牌纷纷加入降价行列,以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分得一杯羹,抢占更多市场份额。这一现象在刺激市场需求的同时,也迫使企业不断提升自身技术水平,推动行业进步。然而,这也使得企业的利润空间受到挤压,部分中小型车企面临巨大的盈利压力,甚至可能陷入亏损的困境,从而影响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当然,在激烈的价格竞争中,各大汽车制造商并未止步于“卷”价格,他们还在积极“卷”技术。近期举办的2025上海车展上,我们见证了传统车企在电动化转型方面的显著成果以及清晰的战略布局。与此同时,新兴造车势力也在不断拓宽电动化发展的边界。双方都将技术创新作为核心驱动力,大幅增加了在动力电池、辅助驾驶等关键技术领域的研发投入。此外,他们还积极与供应商和科技企业建立合作关系,优化产业链结构,从而提升电动化转型的效率和质量。

责任编辑:admin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