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生活在线 正文

制造业构成了国家经济的核心命脉,是国家发展的基石和强盛的基础。“自‘十四五’规划实施以来,我国制造业面对外部挑战,历经考验,实力得到了进一步的增强和巩固。”

我国制造业的规模优势正在不断巩固与提升。“十四五”规划期间,预计我国制造业增加值将实现增量8万亿元,对全球制造业增长的贡献率将超过30%。与此同时,我国制造业门类体系的完整性优势愈发显著。在全球504种主要工业产品中,我国大多数产品的产量已经跃居世界首位,彰显了我国制造业的强大实力和全球影响力。

我国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升级。在2020年至2024年期间,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实现了年均7.9%和8.7%的稳健增长。特别是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产量从2020年的约140万辆迅猛提升至2024年的1300多万辆,产销量连续十年稳居全球首位,彰显了我国在新能源汽车产业上的强大实力和显著成就。

产业基础更加牢固。集成电路、工业母机、医疗装备、船舶等重点产业链取得了一批标志性成果,同步形成百余项标准和千余项发明专利,产业基础薄弱问题逐步缓解,重点产业链自主可控水平稳步提升。

如今,中国不能造的越来越少、能造的越来越好。

更多“数得着”“叫得响”的成果持续上新:“嫦娥”落月、“天和”驻空、“北斗”组网,C919大飞机实现商飞,“爱达·魔都号”大型邮轮建成运营,CR450动车组成功下线。

更多“看得见”“摸得着”的产品支撑美好生活:新能源汽车更好开了,具备组合辅助驾驶功能的乘用车新车占比达62.1%;智能高效稻麦联合收割机1分钟就能收割600公斤作物;人形机器人从“舞台上动起来”正向“家庭里用起来”进化。

中国制造的一次次跃升背后,有坚守实业的汗水,有不断创新的智慧。

今年上半年,制造业对GDP的贡献比例达到了25.7%。要维持制造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合理地位,关键在于每一家企业都需专注于实业发展,全心全意致力于核心业务。

超过570家工业企业成功跻身全球研发投入前2500强;截至目前,我国已累计培育出超过14万家专精特新的中小企业,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数量也达到了1557家;去年,工业企业发明专利申请数量更是达到了124.4万件。面对新的发展机遇,我国工业企业焕发出新的活力,新技术、新产品层出不穷,共同描绘出了中国“智造”的新画卷。

责任编辑:admin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